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讲声学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声学基础

第一讲:声学基础            作者:胡丽 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机械振动产生声音,空气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 声波:    声音的传播(即声波)依赖于介质的存在,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是不同的,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声音的频率 声音的频率:  指单位时间内发声物体振动的次数. 频率分为:高频 中频 低频 高频分量对言语清晰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声母主要由高频分量所组成,而韵母主要由低频分量所组成. 低频决定声音的强度. 声音的强度 人耳对声音大小的主观感受:    声音的强度大小用分贝(dB)表示,低分贝的声音是轻声,高分贝的声音是高声.    如:落叶的声音大约在20和25分贝之间,人类正常言语的声音在55和65分贝之间,而低空飞翔的飞机的声音约有140分贝. 声音主要是由频率和强度两个基本参数组成.      第二讲   听觉系统生理与病理       作者:胡丽  听觉的概念 听觉包含听力和听能 听力:是听觉器官的生理机能,可以用听阈来检测和表示. 听能:是指听觉中枢对声音信号的分析综合等能力,是在听力基础上经过有意无意的训练而形成并提高的. 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从解剖学的观点耳朵分为三部分: 外耳 中耳 内耳 见大图 外 耳 外耳:是由耳的可见部分耳廓和通向鼓膜的外耳道组成. 人类的耳廓主要由软骨和肌肤组成,这使得它非常柔软.耳廓的深部中心部分称为耳甲腔,它通向外耳道口. 外耳道起自外耳道口,止于鼓膜,长2.5-3.5厘米. 中 耳 它始于耳道末端处的鼓膜.包括三块听小骨(也称听骨链),听骨链将鼓膜与内耳连接起来,将声音使鼓膜产生的振动传送到内耳. 内 耳 内耳:是耳朵最复杂的部分,它位于中耳的后方. 包括:前庭 半规管 耳蜗柯蒂氏器 毛细胞 蜗后几大部分 听觉生理 听觉的过程: 气导-外耳传到中耳再传到内耳最后通过神经纤维传到大脑. 骨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波动,并激动耳蜗的旋转器发生听觉. 听觉系统病理 听觉病理 按照病变部位不同,听力障碍可以分为: 传导性听力障碍:外耳/中耳疾病 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内耳疾病/听神经及中枢疾病 混合性听力障碍:中耳及内耳均有疾病 外耳疾病 先天性外耳道闭塞 耵聍栓塞 湿疹 外耳道炎 鼓膜穿孔 流脓 耳道扩大 耳道异物 中耳疾病 中耳发炎 非化脓性及化脓性 中耳骨硬化症 胆脂瘤 听骨链中断 内耳疾病 声创伤 老年性听力损失 药物中毒 听神经肿瘤 突发性听力损失 中枢性听力损失 脑血管病因 人耳的听觉感受 强度感受: 听阈:人耳可听见声音的频率范围.0到140分贝可听见,还有负10分贝 舒适阈:人耳听起来比较舒服且听的比较清晰的声音强度范围.(正常范围在40-60分贝) 不舒适阈:在舒适阈和痛阈之间那部分,60-100分贝之间 痛阈:能引起听觉疼痛的最小刺激量为痛阈.在140分贝 谢谢 * 第一讲:声学基础 作者:胡丽 第二讲:听觉系统生理与病理 作者:胡丽 *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