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远处书信时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阅读远处书信时代

主题阅读远处书信时代   人类告别了农耕,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和所谓高科技时代。网络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替代了传统的手写书信。现代通信工具,表面看似拉近了人与人间的距离,可实际人情却成了沙漠。当初人们通信并不发达,依靠书信交流沟通,人们却有一颗颗炽热的心;而如今交流多了,心却远了。怀念那些旧书信,怀念有信的日子,怀念写信读信的幸福。   感怀信笺里的旧时光   钟 芳   周日整理书柜,一扎尘封已久的书信呈现在我的眼前——各种精美的信封,上面贴着面值8分钱的邮票,圆形的黑色的邮戳清晰可见。抽出里面的信笺,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钢笔字,一读,往日的温馨和情谊瞬间跃然在字里行间,让我今天的眼睛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一股久违的甜蜜和温暖洋溢心头,将我带回到曾经写信读信的幸福时光里。   儿时,父亲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工作,那时家里没有电话,写信便成了维系我们全家情感沟通的桥梁。父亲因工作忙,和母亲约好每月只给家里写一封信,虽然明明知道要到月底时才会收到父亲的来信,但我们还是天天盼着父亲的来信,一来可了解父亲情况;二来手捧父亲的信笺,心里有了许多亲切感,于是等信便成了一种幸福的期盼。   少年时,我喜爱文学,常写点附庸风雅的诗文自慰,因此交上了几个文友,便与他们有了历经几个春秋的美好通信。在信中我们相互倾吐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交流着学习的心得技巧,那些或清纯自然,或哲理深刻的文字,常引领我进入另一种境界:面对的是一个个良师益友,一个个素昧平生的知音,一汪汪清冽的小溪……我尽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受到教益,每次写完信后,都会感到一种倾诉后的轻松与释然。   青年时,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恋爱了,我和男朋友不在一个地方,于是我们便演绎情书频频鸿雁传。写情书的日子,生活变得十分美好,写信、寄信、盼信、看信,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那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牵挂,也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体会。我几乎天天盼望能收到他的来信,那一封封爱意绵绵的情书,倾注着我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相思与爱恋。等信的日子是焦灼不安的,同时也是幸福快乐的。夜深人静,坐在诗意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重温着爱人的信札,那漂亮的信封,特殊的折信方式,散发馨香的纸笺,多情的文字,常常令我欢悦不已。每每此时我都觉得两颗心紧贴在了一起,他的呼吸、脉搏我似乎也听得清清楚楚。   悠悠岁月,如梦如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个充斥着手机、QQ、Email等新玩意层出不穷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写信了,还有谁愿意等上好几天甚至几个月去期盼一封信件呢?曾经那么亲切的手写书信,已消失得近乎无影无踪了,写信与读信的幸福时光也永远被定格在心灵的深处。   选自2012年03月23日《京郊日报》   赏读:   一扎尘封已久的书信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将作者带回到旧时的幸福时光里。父亲的来信是全家沟通的桥梁;与文友的通信是心灵的倾诉;与男友的通信精神的寄托。等信的日子是焦灼的,读来的时刻是幸福快乐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手写书信,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写信与读信的幸福也只能在回忆中回味。   有信的日子   老 愚   上世纪80年代人们之间联系大多靠信件。电话还 是奢侈品——某种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单位里的电话看管甚严,私用不方便。   写信,发信,等信,回信,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一个外省青年的核心精神活动。人到哪儿,信到哪儿。所以,见面要问对方单位、地址和邮政编码。那时候,跟家人的联系就在一张薄薄的书信上。一来一回,就得七八天甚至更长时间,从发出家信到接到回信,做儿子的那颗心就悬在空中。时间和距离,在那时候是真实存在的阻隔。关山万里,望穿秋水,描述的就是相互思念的状态。   父亲写在信纸上的那些简单的话,慰藉着我干涸的心。弟弟妹妹的信,让我感到他们的成长。从家里来的是叫人放心的信息。给父母写信,其实颇费思量。孤独,苦闷,自然不能说,真实的生活也不能写,如果他们知道自己供出来的大学生儿子,住在地下室里,每日间和那些出差的人混在一起,心里一定会惦念儿子的安全。至于对前程的忧虑,担心女朋友变心之类状况,那就更不能下笔了。报平安,寄钱,问安,这几乎是全部内容。   我第一次领到五十块钱工资,把簇新的人民币揣摩端详了半天,才放进钱包里。然后,第一时间跑到西四邮局,给家里汇去三十元。这是我的毕业汇报,我把汇款收据仔细装进口袋,拍一拍才放心离去。   最盼望的是上海女友的信。看到印有“复旦大学”字样的信封,心就“噗通”跳动起来。读她的信,得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琢磨了再琢磨,品味了再品味,要从每一个用词里捕捉对方心底里的东西。给女友写信,必须等下班后,关上门,挥笔抒写自己压抑不住的感情。我的心儿在上海,在上海啊。   至于朋友同学之间的信,那是可以拿出来念给同事的,里面有对时局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读来轻松,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