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护理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康复治疗价值分析
预防护理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足康复治疗价值分析
【摘 要】目的:观察预防护理与教育在糖尿病足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双花玄参汤加味(主要药物:银花、玄参、当归、甘草、丹参、红花、川芎、黄柏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同时进行预防护理五步曲,在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与教育;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99-03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1]。糖尿病足流行病学调查可知: 西方国家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溃疡,1%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是许多国家截肢首位原因。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美国每年实施60000例非创伤性手术中,50%为糖尿病患者。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足患病率为1.6%-6.4%。近年来,糖尿病足溃疡和足坏疽的患者正在增加。国每年糖尿病的医疗中三分之一花在糖病足病的治疗上.截肢的医疗费用更高。美国平均费用为25000美元,瑞典43000美元。我国2000年,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约为1.5万元,近些年还呈递增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数字更高。其诱发因素为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皮肤溃破、水泡破裂、烫伤、碰撞伤、修脚损伤及新鞋磨破伤等。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把糖尿病足发生危险因素归纳为:①周围神经病变 ②周围血管病变 ③皮肤异常④足部畸形⑤过去有足部溃疡或截肢史。⑥ 吸烟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但无溃疡;1级:皮肤表面溃疡,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部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笔者2010年3月~2012年3月以来,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足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糖尿病足均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3~72岁,平均62.5±10.59岁;糖尿病病程2.3~15.9年,平均8.7士2.1年,糖尿病足病程7~87d,平均39.4±14.3d。按Wagner分级标准I级坏疽10例,Ⅱ级1 5例,Ⅲ级5例。患糖尿病足时空腹血糖水平9.5~1 5.7mmo1/L,平均12.5士1.43mmol/L。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1~75岁,平均63.7士9.47岁;糖尿病病程1.8~16.4年,平均8.1±2.5年,糖尿病足病程9~91d,平均38.1土l 2.7d,按Wagner分级标准I级坏疽9例,Ⅱ级1 6例,Ⅲ级5倒;患糖尿病足时空腹血糖水平9.2~163 mmol/L,平均13.1士l.25 mmol/L。
1.2 分级标准:Wagner分级标准依据剖面的深度和坏疽的范围分为6级。0级:无溃疡;I级:溃疡局限于皮肤;Ⅱ级:溃疡深达筋膜;Ⅲ级:溃疡累及骨质,可伴有骨髓炎;Ⅳ级:出现干性或湿性坏疽,可伴有蜂窝织炎;V级:为组织广泛坏死。我们将糖尿病足I级的病人归于中医消渴病足的早期;将Ⅱ级、Ⅲ级的病人归于中医消渴病足的中期。60例中,属于早期的患者1 9例(治疗组10例,对照组9例);中期4l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21 例),两组间一般情况及坏疽分级程度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专业委员会辨证诊断标准[1]进行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气血瘀阻。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①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②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和深部组织培养情况,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③限制活动,减轻体重,抬高患肢。
1.3.2 扩血管及抗凝治疗:山莨菪碱2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1次/d,阿斯匹林25mg,1d 3次,口服。
1.3.3 外治法:常规消毒后,清除无活力的感染组织,包括坏死的骨质和溃疡周围的硬痂,直到出现新鲜健康的组织边缘。对于较大的溃疡面,清创在手术室进行,锐性削除坏死组织,创面扩大l~2cm,将周围过度角质的皮肤组织一并去除,清创后,创面以盐水纱布湿敷,溃疡面渗出减少后,可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