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赋辩体》之前元朝赋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赋辩体》之前元朝赋论

《古赋辩体》之前元朝赋论   摘要:《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作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对唐宋律赋颇为赞赏,希望革除金朝律赋弊端。南方赋论上承宋朝,对宋朝律赋也有批评,赋家普遍提倡和创作古赋,应是元廷恢复科举之后,如刘壎,其赋论以宋朝议论说理的文赋为古赋,在南方赋家中颇有代表性,这与祝尧对宋朝古赋的批评不同,影响到祝尧对古赋的“辩体”。   关键词:《古赋辩体》;北方赋论;南方赋论;元朝赋论   中图分类号:I206.2;1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3)02-0086-05   收稿日期:2011-06-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AZW001)   作者简介:牛海蓉,女,河南灵宝人,文学博士,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祝尧《古赋辩体》之后,元朝“祖骚宗汉”,惟古赋是尚,但《古赋辩体》之前,元朝赋史的发展一直脉络不清。本文对《古赋辩体》之前的赋论进行钩辑与论述,分别说明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各自的特点及其与《古赋辩体》的联系与区别。   一、北方赋论   北方赋论家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但其中还有细微差别。刘祁、郝经、刘因等对律赋深恶痛绝,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至《离骚》楚词,王构也主张学习楚、汉古赋。这一点影响到祝尧。王恽、阎复等则把律赋当作进入仕途的敲门砖,他们欣赏唐宋律赋,希望革除金朝律赋弊端。   刘祁和郝经属于比较激烈的一派。刘祁在《归潜志》中多次提到金朝律赋取士的弊端。如:“金朝律赋之弊不可言。……其后,张承旨行简知贡举,惟以格律痛绳之,洗垢求癍苛甚,其一时士子趋学,模题画影,至不成语言,以是有‘甘泉’、‘甜水’之喻,文风浸衰。”。又如:“金朝取士,止以词赋为重,故士人往往不暇读书为他文。……学者止工于律赋,问之他文,则瞢然不知。”再如:“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弊。盖有司惟守格法,无育材心,故所???之文皆猥弱陈腐,苟合程度而已。其逸才宏气、喜为奇异语者往往遭绌落,文风益衰。”。   郝经也不止一次地批判金末以来浮夸、藻饰的学风、文风,其中自然包括律赋的创作。如:“近世以来,夸毗者不务实学,骫骳芜秽,纤艳浮侈,枵然恣肆,以古为野;徼幸者干禄诡获,只务速售,破碎缀缉,无复统纪,以正为左……”又如:“天下已乱,生民已弊,无有为拯而药之者之士也,方相轧以辞章,相高以韵语,相夸以藻丽,不知何以尧舜其君民也。道其不行矣夫。”再如:“近世以来,纷纷焉求人之法以为法。玩物丧志,窥窃模写之不暇,一失步骤,则以为狂为惑。于是不敢自作,不复见古之文……总为循规蹈矩决科之程文,卑弱日下,又甚齐、梁、五季之际矣。”   虽然刘祁主要接续的是金朝“贞祐南渡”以后“士人多为古学”的传统,而郝经主要是把律赋当作金朝亡国余习加以排斥,个中原因或有差异,但都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据王恽云,刘祁在科举失意后,曾弃律为古,创作古赋:“弱冠举进士,廷试失意,即闭户读书,务穷远大,涵(氵畜)锻淬,一放意于古文,问出古赋、杂说数篇,李屏山、赵闲闲、杨吏部、雷御史、王滹南诸公见之,曰‘异才也’,皆倒屣出迎,交口腾誉之。”郝经从文以明道、文以致用的基本思想出发,针对金末以来“事虚文而弃实用”的流弊,主张以复古求革新。在《答冯文伯书》中,他自述为学精神:“自十有六束发学道,非先秦之书弗读也,非圣人之言弗好也。尝自诵曰:‘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务边幅事,不作章句儒’,以是而行之,殆六七年,《六经》既治,思有以奋然而复古也,于是作古文,不为流俗所为。”册至元三年(1266)春,他在宋仪真馆编成《原古录》一书,其意图即《原古录序》所说:“原古,所以正今也。”所选文章分为《易》部、《书》部、《诗》部、《春秋》部等4部,共72类。就辞赋而言,在《答友人论文法书》中,他所举出“能自得理而立法”的文章,“骚赋”方面即以屈、宋为法:   故先秦之文则称《左氏》《国语》《战国策》《庄》《荀》、屈、宋,……中间千有余年,不啻数千百人,皆弗称也。骚赋之法则本屈、宋,……中间千有余年,不啻数千百文,皆弗法也。为了实践辞赋复古的主张,他还编选古赋选集进行倡导,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郝经《皇朝古赋》1卷,其现存15篇赋也均为古赋。   上溯“屈、宋”的观点,刘因也有,其《叙学》云:   学诗当以六义为本,三百篇,其至者也。三百篇之流,降而为辞赋,《离骚》楚词,其至者也。……至于作文,《六经》之文尚矣,不可企及也。先秦古文可学矣,《左氏》《国语》之顿挫典丽,《战国策》之清刻华峭,庄周之雄辩,《谷粱》之简婉,楚词之幽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