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安用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期安用药

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安全用药 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在孕妇体 内,药物会出现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的变化; 药物也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对胚胎造成不良 影响,导致胎儿畸形或发育不良。 妊娠期孕妇要谨慎用药,但在怀孕过程中孕妇发生了疾病仍需合理地、积极地用药治疗,否则病情发展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学习内容 妊娠期用药的认识过程 妊娠期用药的生理特点 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原则 妊娠期用药分级 妊娠期、哺乳期临床用药分析 人类对妊娠期用药经历了从毫无认识到盲目恐惧,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 60年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胎盘是胎儿的天然屏障,妊娠期用药并没有特殊的考虑。 如反应停事件、己烯雌酚事件 典型事例(Ⅰ) Thalidomide反应停(沙利度胺) :瑞士诺华 现用于肿瘤、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镇静、催化剂。50年代末在西德、英国等地开始使用,孕妇为用药对象之一。 澳大利亚首先有一组报导,肢体缩短合并或完全缺失。麦克布雷德 《柳叶刀》 德国:1959年报告 1例 1960年报告 30例 1961年报告 154例 典型事例(Ⅱ) Diethylstilbestrol DES 己烯雌酚 50年代初在早期妊娠时曾以大量DES治疗流产,量达 1-300mg/日。 1953年已有研究证明其无效性。 60年代发现曾在早期妊娠时用DES的孕妇与其子代的女性在以后发生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胞癌。 1971年FDA禁止使用。 70年代,恐慌 Bendectin:抗组胺药多西拉敏+vitB6 1950~1960年被美国广泛用于孕妇恶心、呕吐妊娠反应。 20世纪70年代被起诉有致畸性。1982年后从市场上撤回。 此后没有一种治疗妊娠反应的药物被美国FDA批准,以至于因妊娠严重恶心呕吐的住院率明显上升。 实际上以后证明孕期应用Bendectin并不增加致畸率。 80年代后,理性认识 基于应用沙利度胺致畸的经历,医药界认为适当标明致畸药物将警告人们勿在孕期使用,这样可有效地防止胎儿暴露于致畸药物。 人类畸形的原因 遗传因素、染色体及基因变异 环境因素(母体内外环境、胚体微环境) ?物理因素:放射、机械性压迫和损伤 ? ?生物因素:感染?(风疹、巨型细胞病毒,弓形体等) 药物及化学物质?? 其他:汹酒、吸烟、缺氧、严重营养不良 不明原因??? 妊娠期生理特点与药物作用关系 1、药物吸收 孕妇易恶心、呕吐、尤其在早孕期,药物消化吸收减少,孕期大量雌激素影响,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肠道系统吸收药物减慢。 2、药物分布 正常孕期,血浆容积增加50%,体重平均增长10-20Kg,药物吸收后稀释度增加,如果没有其他药代动力学变化补偿,则药物需要量应高于非孕妇女。 妊娠期生理特点与药物作用关系 3、药物的排泄 孕妇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约50%,药物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容易在体内蓄积。 药物在胎盘中转运与代谢 药物在胎盘中转运的主要形式有: 扩散作用(水、电解质、气体及分子量小于1000药物、葡萄糖); 主动转运(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K+、Na+、免疫球蛋白); 胞饮作用(大分子蛋白质、病毒、抗体); 经过膜孔(分子量<100的药物)。 胎盘中无数活力酶具有降解和合成药物作用,所以有些药物通过胎盘后活性增加,有些活性下降。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vasculo-syncytical membrane,VSM) 妊娠晚期VSM厚度仅为妊娠早期的10%左右, 药物通过VSM 到达胎儿大大增加。 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药物的脂溶性 :脂溶性高,易进入。 药物分子的大小 :分子量小,易通过胎盘。 药物的离解程度 :离子化程度低,渗透快。 与蛋白的结合力:结合力与通过的药量成反比。 胎盘血流:胎盘血流量大,通过的药物多。 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吸收 胎盘转运? ?药物的主要吸收方式, 脐V→肝→胎儿全身→羊水,存在首过效应。 羊膜转运??药物于羊水中吸收。羊水中蛋白含量仅为母体的1/10~1/20,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大,经皮肤吸收或胎儿吞饮吸收(妊娠第12周后),后者形成药物的羊水肠道循环。 药物在胎儿体内的分布 肝、脑等器官血流量大,药物浓度较高。有60%~80%脐静脉血经肝脏,故其药物浓度高. 胎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全,药物易进入中枢。 静脉导管直接连接脐静脉和右心房,药物到达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