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疾病3课件.pptVIP

新生疾病3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疾病3课件

【复习思考题】 ??? 1.? 何谓脐湿、脐疮、脐血和脐突? ??? 2.? 试述脐部疾患的病因病理。类证鉴别以及各种类型的辨证论治? ??? 3.? 如何预防护理脐部疾患? * 第四节 脐部疾患 【概 述】 定义:脐部疾患是指小儿出生后断脐结扎护理不善,或先天性异常而发生的脐部病证。其中脐部湿润不干者称为脐湿;脐部红肿热痛,流出脓水者称为脐疮,血从脐中溢出者称为脐血,脐部突起者称为脐突。 古代医籍对脐部疾患记载甚多,认为脐湿、脐疮、脐血发病与接生断脐不当有密切关系,脐突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关。 脐湿、脐疮西医学泛指新生儿脐炎,脐血西医学称脐带出血,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脐疝、脐膨出。脐部疾患发生在新生儿期,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脐疮处置不当亦可酿成败血症等重症;若脐血与全身血液疾病有关,则病情较重。脐突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可治愈。 【病因病机】 1、产生脐湿、脐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感受外邪所致。 洗浴水湿所侵 尿 液 浸 渍 湿浊浸淫脐部 脐 脐带脱落过早 久而不干者 湿 衣服摩擦损伤 湿郁酿毒化火 毒聚生腐成疮 脐疮 邪毒内陷厥阴 肝风内动 脐风 2、导致脐血的病因可为断脐结扎失宜所致,亦有因胎热内盛或中气不足所致。 断脐时,脐带结扎过松,可致血渗于外 结扎过紧,伤及血脉,亦可致血渗于外 脐 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以致血从脐溢 血 先天禀赋不足,气不摄血,血离经外溢 3、引起脐突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初生婴儿腹壁肌肉嫩薄松弛 内因 先天发育不全脐孔未全闭合 小肠脂膜 脐 腹壁部分缺损留有脐环松大 突入脐中 突 外因:啼哭叫扰过多屏气用力努挣 若肿物突起久不回纳,致外邪侵入,可因邪毒化热化火,致高热,腹胀、腹痛等症。 【临床诊断】 1.有脐带处理不洁,尿液及水湿浸渍脐部或脐带根痂撕伤等病史。 2.脐带根部或脱落后的根部见发红、肿胀、渗液为脐湿;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气味臭秽者为脐疮。 3.断脐后,血从脐孔渗出为脐血。 4.脐部呈半球状或半囊状突出,虚大光亮,大小不一,以手按之,肿块可以回纳为脐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脐湿、脐疮临床上应辨常证与变证。仅见脐部发红,创面肿胀,有脓水渗出,一般情况尚好为常证;若脐部红肿,有脓性或血性渗出液,伴烦躁不宁,甚则昏迷抽风为变证。 2、对脐血一病应辨轻证、重证。轻证一般出血量少,患儿精神,吮乳俱佳,无明显全身不适症状;重证则出血量较多,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拒乳,甚而同时出现吐血、便血。 3、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的脐疝与脐膨出。脐膨出为先天性脐疝,除脐部突起外,往往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膀胱外翻、肠旋转不全等。 二、治疗原则: 1、治疗脐湿、脐疮以祛湿生肌、清热解毒为总则。若热毒炽盛,邪陷心肝则凉血清营,熄风镇惊。配合外治法可增强疗效。 2、治疗脐血应分清原因,不能见血止血。因脐带结扎失宜所致,应重新结扎:因胎热内蕴,迫血妄行宜凉血止血;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而致应益气摄血。 3、脐突的治疗以外治为主,如年龄已逾2岁仍未痊愈,应考虑手术治疗。 三、分证论治 (一)脐湿 证候: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或微见发红。 分析:脐部为水湿或尿液浸渍,或为秽毒之邪所侵袭,壅于肌表,故局部渗出脂水,浸淫不干。 治法:收敛固涩。 方药:龙骨散。 常用药:龙骨、枯矾收敛燥湿。外用,干撒脐部。 若局部红肿热痛者,加金黄散清热解毒。 (二)脐疮 证候:脐部红肿热痛,甚则糜烂,脓水流溢,恶寒发热,啼哭烦躁,口干欲饮,唇红舌燥。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 分析:秽毒之邪侵入脐部,壅于肌肤,经络受阻,气血凝滞,发为脐疮。局部红、肿、热、痛,渐为糜烂化脓,溃则脓血流溢。风火交织,邪毒内攻,则见恶寒发热,啼哭烦躁。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外治。 方药:犀角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水牛角、甘草清热解毒,防风、荆芥、牛蒡子疏散风邪,加黄连、连翘、蒲公英清解热毒。局部外用金黄散。 大便秘结、舌苔黄燥加大黄通腑泄热;脐部渗出混有血液加景天三七、紫草凉血止血;伴神昏、抽搐,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