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31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学314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伤寒学》 主讲:阚湘苓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一、变证治则及辨证要点 二、热证 三、虚证 四、太阳蓄水证 五、太阳蓄血证 六、结胸证 概念:无形之寒、热+有形的痰、水互结于胸膈、脘腹,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病因病机:“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 “结胸热实”“热结在里”“寒实结胸” 辨证要点:疼痛;病变部位相关脏腑、经络的症状;脉沉紧、脉浮滑 治法:实则泻之:泻(清)热、散寒、逐水、涤痰 结胸证分类 六、结胸证 (一)结胸辨证(P108) 结胸证分类 (二)热实结胸证 1.大陷胸汤证(P109-110) 1.大陷胸汤证(大结胸证) 原文134条 134条思考题??? 原文135条 原文136条 原文136条 原文137条 原文137条 总结 总结 王某,女,29岁,农民,1986年6月21日诊。因患急性胰腺炎,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3天,症状不减,邀余诊视。 证见:从心下及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触近,恶呕时作,纳食不进,下午潮热(38.5℃),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黯红,苔黄腻,脉象沉紧。 化验:白细胞计数18500/mm3,血清淀粉酶Somogyi氏法测定800单位。X线胸透见左肺底有炎症病灶,左胸腔有少量积液。 B超提示:胰腺脓肿,腹膜炎(抽出血性渗出液),胆管壁炎性水肿。 辨证属大结胸证,里热壅实,结于中焦,予大陷胸汤泻热破结,药用: 大黄16克,芒硝12克(冲),甘遂末2克(冲)。 1次服尽,便下3次,腹部柔软,又进1剂,疼痛缓解,以上方合复元活血汤加减再服,药用: 大黄12克,芒硝10克(冲),甘遂末1.5克(冲),柴胡12克,栝楼20克,当归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穿山甲8克,赤芍15克,公英20克,丹皮10克,竹茹6克。 服用10剂,腹痛不作,热势已去,纳食增进,化验室检查及B超复查,均已正常,随访年余,未再复发。 1.大陷胸汤证(大结胸证) (二)热实结胸证 2.大陷胸丸证(P112) 总结 总结 刘渡舟医案 天津罗某某,素有茶癖,每口把壶长饮,习以为常。身体硕胖,面目光亮,每以身健而自豪。冬季感受风寒后,自服青宁丸与救苦丹,病不效而胸中硬疼,呼吸不利,项背拘急,俯仰为难。经人介绍,乃请余诊。其脉弦而有力,舌苔白厚而腻。 辨为伏饮踞于胸膈,而风寒之邪又化热入里,热与水结于上。乃大陷胸丸证。为疏: 大黄6克,芒硝6克,葶苈子,杏仁各9克,水二碗、蜜半碗、煎成多半碗,后下甘遂末1克。 服1剂,大便泻下两次,而胸中顿爽快。又服1剂,泻下4次此病告愈,而饮茶之嗜亦淡。 3.小陷胸汤证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不在胸中,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证情较轻,不按则不痛 脉浮滑:浮为阳邪,滑为有痰,热与痰结 小陷胸汤 黄连:苦寒,清泄心下之热结 半夏:辛温,化痰涤饮,消痞散结 瓜蒌实:甘寒滑润,助黄连清热泻火 助半夏化痰开结 润便导下 刘某,男,67岁。于1982年元月14日住某市医院观察室。适余与其亲属相识,言其住院5日,病情内无转机,饮食几废,欲求中药治疗,余遂前往探望。见患者急性病容,呈半卧位,问诊及检验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因多日注射青、链霉素,两侧臀部已疼痛不堪,故换用红霉素合糖盐水静滴。医生并主张手术治疗,只是患者顾虑,且行观察。按之心下偏右侧有馒头大一硬物,痛不可近,胸脘痞闷,口苦欲呕,大便6日未行。舌苔黄厚而腻,脉浮而滑。 辨为小结胸病,遂疏方: 黄连(后下)6g,半夏10g,栝楼实30g,大黄(后下)6g,柴胡12g,川楝子10g,3剂,水煎服。 越5日,其亲属趋车40里来余家,患者亦随之下车,见状实有意外之感。问其故,言药中肯肇,服第1剂药即泻下黄涎许多,胸脘结消痛止,3剂服完,已食增神爽。惟心下重按有算盘珠大一块酸沉,故特来复诊,以求除根。效不更方,再服5剂。1月后见其家属,喜言节日愉快,全赖中医中药之功。 (三)寒实结胸证 (四)结胸证预后 附:脏结证 七、痞证 概念:无形邪气内陷心下,气机痞塞,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濡),不硬不痛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痞”的含义 【唐韵】符鄙切 【韵会】部鄙切,音否。 【说文】痛也。 【徐曰】又病结也。 【增韵】气隔不通。 【玉篇】腹内结病。 【广韵】腹内结痛。 【正字通】方书,不痛者为痞满,痛者为结胷。胷痹,有因下而结者,从虚及阳气下陷治之。有不因下而痞者,从上虚及痰饮食郁湿热治之。 【广韵】方美切 【集韵】补美切,音鄙。义同。 【集韵】俯九切,音缶。病也。 【广韵】芳杯切,音肧。弱也。 【集韵】晡枚切,音桮。弦病。 痞证 主证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