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经交流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研工作经交流报告

提升教科研水平 推进新课程改革 ——区教科研工作经验交流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首先,要感谢市教研室给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区教科研工作的情况。应该说,这既是对我区近年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实践课程改革的历程和成果的一次盘点,同时,也是对今后我区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的创新发展的反思,更是对我区教科研工作一次鼓励与鞭策。 近年来,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坚持树立“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是推动我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狠抓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才能保持我区教育的勃勃生机”的理念,坚持把促进校长、教师更新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方开发教育资源,全面推动教育创新作为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着力点和奋斗目标。 具体地说,除了类似于完善机制、打造队伍、强化管理等一系列行政措施的出台和落实以外,我们还在全区范围内着力倡导三方面的理念: 1、让教科研工作充满人文魅力 教科研工作要做到“求真”,就必须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坚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科研的主潮流和大趋势。教育科研一定要从封闭的书斋和成堆的文本中走出来,到教育改革实践之中,到充满活力的师生之中,才能有用、管用,才能充满魅力。 从教育改革实践出发,以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为归宿是教育科研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区级教育科研更加必须以应用研究为重点,始终着眼于学校发展需要什么?促进学生发展需要什么?教师在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把科研与教育教学过程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让教师的研究成为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同时,进一步优化“做课题”的风气和习惯,积极倡导真实的行动研究,多角度、多层面地抓好优秀成果的应用,尽快尽多地推广已有的先进经验和改革措施,使成果能够转化为促进教育发展的“生产力”。通过研究能够帮助教师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智能,帮助教师解决实践问题,完善教育行为! 2、让教师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科研工作要实现“务实”,主体是教师。同样的,教育科研又能引领教师走上发展之路,走上成功之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发展学校”,让教师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鼓励全区教师在对话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 努力杜绝“为了评职称写论文”的急功近利现象和“为了荣誉搞科研”的浮躁现象,在教师群体中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开展教科研专题培训,鼓励学校建立“科研型教师成长档案”,有计划地举办“教师发展的策略与实践”系列讲座活动,为学校和骨干教师提供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引导教师走“科研兴教”的道路,形成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的现代教师的必备素质,使教育科研过程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3、让校本研究展现个性化的风采 教科研工作要实现“多元”,载体是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意蕴的校本教研。因此,我们将引领教师重新认识教研,其实质应该是对自身的实践工作的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本身应该就是科研! 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教研组都能确定一个研究的方向、都能定期开展学科沙龙、组织课题研讨活动、开展课题的阶段性反思、撰写教学论文,把教学与科研有机整合起来,教研组为学习型、研究型、思辨型组织 近三年来教育科研工作的回顾 2002—2004年,我们在走进新世纪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了。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崭新的时代,它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生活,它挑战着我们已习惯了多年的教育行为。它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我们的教科研真正地走向教师,走向学校,进而取得长足的进展! 盘点3年来的教科研工作,我们可以发现有“四大看点”: 1、课题研究:突现了过程管理 我区有着良好的教科研基础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十五”期间,我区学校立项的各级教科研课题数量达102个,基本做到了校校有研究课题(其中包括校本课程的研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评价方式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等),省、市级教科研基地6个,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人领衔课题。两年中,我们有意识地强化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逐步形成了全区年初计划交流、岁末总结交流、两年一次教科研会议、课题展示、学科中心组定期研究等系列常规。研究,开发了教师们的创造潜能,一些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也在研究中诞生,特别是中山路小学的钢琴课程,学校加大投入,深入思考,获得了较好的声誉。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3年来围绕课题研究所走过的历程: 2002年1月,修订了《区课题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突出重点,分级管理”的管理方式,强调了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是主体,教师是主人,课堂即研究室,教学问题即研究的课题; 2002年2月,在区教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