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压CO2在铵基聚物中的吸附作用
低压CO2在铵基聚(离子液)聚合物中的吸附作用
摘要
铵基离子液离子液及其对应的聚合物[poly(ionic liquid)s]被合成用来吸附CO2。这种聚合物对CO2的吸附能力比室温下的离子液和咪唑基聚合物高得多。例如,有聚苯乙烯骨干的P[VBTMA][PF6]拥有10.67摩尔%的CO2吸收能力。CO2的吸附能力在N2和O2上是精心选择的。这篇论文讨论了CO2吸附作用中的阳离子、骨干、被代入项、阴离子和交联的功效。吸附机制的研究显示,聚合物(离子液)对CO2的吸附作用是一个整体的表面的现象。
引言
离子液(一种低熔点的有机盐)对CO2有显著的溶解性[1-6],因此它们被认为是不易挥发的且可逆的CO2吸收剂,并被支持为发展中的液体膜的可渗透性支持[7、8]。最近我们发现,从咪唑基离子液单体得来的名叫poly(ionic liquid)s的聚合物对CO2的吸附能力甚至比拥有更快的吸附和解吸附率[9]的室温离子液更强。阳离子、阴离子和骨干在CO2吸附能力上的的功效与室温离子液上的是不同的[10]。例如,poly(ionic liquid)s中的阳离子在CO2吸附上起主要作用,而在离子液中,阴离子是决定性因素[3]。为了进一步理解阳离子在poly(ionic liquid)s对CO2的吸附作用中的功效,我们合成铵基聚合物,并且研究它们对CO2的吸附作用。这些聚合物和咪唑基聚合物相比具有更好的CO2吸附能力[11]。和它们相应的氟化盐(它们的水合膜表现出高度的对酸性气体——CO2、H2S——的渗透性和高度的选择性[12-17])类似,这些物质作为CO2的吸附剂和膜材料是有发展前途的。
本文报告了详细的聚合物的合成和描述、它们的CO2吸附等温线、动力学以及聚合物的结构在CO2吸附能力上的功效。
实验
物质
从奥尔德里奇处购得以下药品:对氯亚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磺醯亚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邻苯甲硫酰亚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乙基三甲基铵乙基三甲基铵三甲基邻苯甲硫酰亚三甲基δ6.09 (d, 1H) 5.75(d, 1H) 4.53 (m, 2H) 3.70 (m, 2H) 3.14 (s, 9H) 1.91 (s, 3H). mp: 102.9–105.3 8C。
[VBTM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δ7.59 (d, 2H) 7.49(d, 2H) 6.78 (m, 1H) 5.94 (d, 1H) 5.36 (d, 1H)4.47 (s, 2H) 3.00 (s, 9H). mp: 154.8–156.4 8C。
[VBTMA][PF6]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δ7.62 (d, 2H) 7.51(d, 2H) 6.81 (m, 1H) 5.96 (d, 1H) 5.39 (d, 1H)4.50 (s, 2H) 3.02 (s, 9H). mp: 172.7–175.8 8C。
[VBTMA][Sac]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δ7.58–7.69 (m, 6H) 7.52 (d, 2H) 6.81 (m, 1H) 5.96 (d, 1H) 5.38(d, 1H) 4.53 (s, 2H) 3.04 (s, 9H)。
[VBTMA][Tf2N]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δ7.61 (d, 2H) 7.51 (d, 2H) 6.81 (m, 1H) 5.94 (d, 1H) 5.37 (d, 1H)4.50 (s, 2H) 3.02 (s, 9H) mp: 68.6 8C。
[VBTEA][BF4]和对乙烯基芐基三丁基四氟硼酸铵[VBTBA][BF4]:在50ml的烧瓶里,将4-氯甲基苯乙烯(6.1g,0.04 mole)和三乙胺(4.2g,0.042 mol)混合,并在氮气环境下加热2天至50摄氏度。将产生的固体收集并用乙醚冲洗。将由此产生的白色固体(8.5g,0.033 mol)和NaBF4(3.8g,0.035 mole)在50mm的乙腈中混合,在室温下放置2天。盐的沉淀被滤除。滤液被浓缩并加入到200ml乙醚中。白色的结晶沉淀被过滤出来,在真空里干燥。总产量是9.2g(75%)。[VBTBA][BF4]在类似的步骤下合成,产量为64%。
[VBTEA][BF4]: 1H NMR (DMSO-d6, 400 MHz, ppm): δ7.61 (d, 2H) 7.50 (d, 2H) 6.81 (m, 1H) 5.96 (d, 1H) 5.39 (d, 1H)4.46 (s, 2H) 3.16 (m, 6H) 1.31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西城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含答案 .pdf VIP
- 微生物发酵机制.pptx VIP
- 施工场地已具备施工条件的证明.doc VIP
- 2025年福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能.docx
- GM_T 0027-2014 清晰版 智能密码钥匙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5年轮机英语问答题答案全 .pdf VIP
-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pptx VIP
- 新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教师用书选择性必修1 电子版.pdf VIP
- 砖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pdf VIP
-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2023秋最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