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麻痹性斜临床观察
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
作者:任红,程凤宽,周秀英,马林,陈强,邱超,芦红
【关键词】 麻痹性斜视;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
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对麻痹性斜视进行诊治,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并与西医传统疗法相对照,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均为在本院针灸科和眼科就诊的麻痹性斜视患者,其中住院患者58例,门诊患者24例。根据患者就诊先后,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3~79岁,平均43岁;病程1~63 d,平均28 d;其中外伤所致15例,炎症因素11例,脑血管病8例,糖尿病5例,不明原因2例。对照组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8~81岁,平均42岁;病程1~71 d,平均27 d;其中外伤所致16例,炎症因素10例,脑血管病9例,糖尿病5例,不明原因1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及有关文献标准拟定。①眼球运动检查:让患者向6个诊断眼位注视以寻找麻痹肌;②复像测定:先测定是同侧复像还是交叉复像,再确定是水平分离为主还是垂直分离为主,复像有无倾斜,按6个诊断眼位查出最大分离方位及周边物像属何眼;③综合分析代偿头位。所有患者均按上述标准经眼科专家确诊后纳入。
1.3 排除标准
①病因为颅内、眶内、鼻咽部肿瘤压迫者;②重症肌无力患者。
1.4 中医辨证分型
1.4.1 风邪袭络
黑睛猝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起病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苔白、脉浮等表证。
1.4 2 脾虚气弱
目珠偏斜,转动不利,患者素体虚弱或病后正气亏虚,伴食少、懒言、面色萎黄或白,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1.4.3 肝阳化风
黑睛突然偏斜不动,头晕目眩,患者素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舌红,苔黄,脉弦细或弦滑。
1.4.4 气滞血瘀
黑睛猝然偏斜,伴头痛或胸闷等症,或因患者平素情志不畅,烦闷抑郁而致气滞血瘀,或因外伤瘀血,瘀阻于目系脉络所致。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主穴、主药及操作
取穴:患侧阳白、四白、睛明、瞳子髎,双侧肝俞;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操作方法: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容量5 mL,针头0.45 mm×16 mm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3 mL,缓慢进针约2/3,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药液,肝俞每穴注入1 mL,其他穴位每穴注入0.2 mL,拔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局部以以防出血。
2.1.2 配穴药物及操作
①风邪袭络型:配风池(双),药用柴胡注射液(长治市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②脾虚气弱型:配脾俞(双),药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③肝阳化风型:配太阳(双),药用天麻素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④气滞血瘀型:配膈俞(双),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山西亚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操作方法:每穴注入相应药液1 mL。
2.1.3 疗程
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期间休息3 d,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2.2.1 西药治疗
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每次各20 mg,每日3次;肌苷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 mL,每日1次;三磷酸腺苷40 mg、乙酰辅酶A 100 U、细胞色素C 15 mg(使用前做过敏实验)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 mL内混合静脉滴注,每日1次。
2.2.2 遮盖单眼法
每日遮盖单眼,两眼交替进行。连续治疗36 d统计疗效。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
治愈:无复视和眩晕,正前方及前下方视野复视消失,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可舒适使用双眼;眼球运动自如;眼位基本正位。好转:正前方及前下方视野复视消失,双眼单视野扩大,正常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代偿头位减轻,具有双眼单视功能;麻痹肌运动受限较前有改善,但仍可查见。无效: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大部分存在,干扰正常工作和生活。
3.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2组比较,Plt;0.05。表2 治疗组各证型与疗效的关系(略)注:各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
4 讨论
麻痹性斜视属中医学“风牵偏视”、“神珠将反”范畴。运用中药汤剂辨证及针灸治疗本病均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也多有报道[1-2]。笔者采用中药注射液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