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儒医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中医
暨 南 大 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从儒医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中医
学 院:
学 系:
专 业:
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 号: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2015年 12 月 12 日
目录
1、绪论 3
1.1文献综述 3
1.2术语说明 3
2、宋朝以前文人通医 4
2.1司马迁 4
2.2嵇康 4
2.3其他文人通医 5
2.4特点总结 5
3、宋以后的儒学与医学 5
3.1范仲淹 5
3.2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5
3.3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 6
3.4特点总结 6
4、儒家思想对中医发展的影响 6
4.1积极影响 6
4.1.1 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视仁义道德 6
4.1.2 儒家主张精学博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
4.1.3 儒家的哲学色彩对中医的影响 7
4.2 消极影响 7
4.2.1 儒家思想厚古薄今 7
4.2.2 儒家思想重视封建伦理纲常 7
4.2.3 科举考试制度重文轻理 7
从儒医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中医
[摘 要] “儒医”之称始于宋代,但宋朝之前通医之文人即有之。列举历史上著名的儒医和通医文人,从其文学造诣及其医学方面的成就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中医的关系。从宋朝以前,儒医概念尚未形成,儒家思想对医学的影响还不明显,文人还没有在意识形态上将“儒”和“医”密切联系起来。发展到宋明时期文人从医与日俱增,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对中医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儒家文化;中医;儒医;文人;
1、绪论
1.1文献综述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对儒家文化与中医的研究基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中庸之道与中医思想,讲求阴阳平衡。第二,仁爱之道与中医精神,讲求行医之德。第三,儒家思想的局限性对中医发展的禁锢。
乔靖、林亮(2013)研究了“孝悌”、“仁爱”、“中庸”等儒家代表思想从治病、养生及医德等方面影响中医的形成和发展。
湛龙华(2007)阐述了儒家、道家思想与中医养生文化的关系。
1.2术语说明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儒医:
儒医始称于宋代。“伏观朝廷兴建医学,教养士类,使习儒术、通黄素、明诊疗而施于疾病,谓之儒医。”(《宋会要辑稿》)。邹韬奋解释道:医生原是一种很专门的职业,但在医字之上却加一个‘儒’字,称为‘儒医’,儒者是读书人也。于是读书人不但可以‘出将入相’,又可以由旁路一钻而做‘医’。”
2、宋朝以前文人通医
“儒医”之称虽然始称于宋代,但在宋朝之前通医之文人即有之。先秦的孔孟及诸子百家大多通医理,但记录较少难以考究,遂从汉代看起。
2.1司马迁
司马迁最著名的要数其所著《史记》,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 不仅充分体现出他的文化观, 其中也包括他的医学文化思想。
一、为医学家立传。
《史记》中记载《扁鹊仓公列传》, 使医生与帝王、贵族、贤相、良将、循吏、哲人、文士同置于一编, 明确他们同是创造历史的人物。他认为具有不同身份、地位、职业的人物具有同一的人性, 都有着追求利益的动机。他没有把功名仅仅视为治国平天下之业, 而是泛指在一切领域中泽及天下的活动。在他看来, 医生的救死扶伤正是“ 扶义淑悦” 之举。《扁鹊仓公列传》肯定医林人物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 为他们在正史中争得一席之地。又为后世文史著作如何撰写医学家传记做出示范。《扁鹊仓公列传》所叙亦可视作扁鹊学派的历史。
二、记载医例和诊籍。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司马迁要写下两位名医的经历及学术思想,如果没有一定的医学理论水平,是难以做到的。司马迁具有不同于寻常的史识, 在给医学家列传时, 专门载录他们的医案或诊籍, 用以反映疾病状况、医生成就和医学水平。通过扁鹊医案和仓公诊籍, 司马迁所反映的疾病有暴撅、尸撅、疽等30种左右, 上述疾病大部分属于内科, 也有外、妇、产、儿、伤、口腔诸科。为治疗上述疾病, 采用针刺、艾灸等疗法。所使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材安装合同范本(12篇).docx VIP
- 滇人版 七年级 第九册 第10课 文件合并与超链接课件.pptx VIP
- 古镇商业运营与旅游开发思路.ppt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形考作业(五)配置DNS服务实训.docx VIP
- 高钾血症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 xx河防洪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新解读《GB_T 17934.3-2021印刷技术 网目调分色版、样张和生产印刷品的加工过程控制 第3部分:新闻纸冷固型平版胶印》最新解读.pptx VIP
- 简式数控车床使用说明书(中英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