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痹源流及临床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殊痹源流及临床意义

特殊痹源流及临床意义   【摘 要】 特殊痹是按临床特征分类的风湿病,这类痹病一般在临床上有自己特殊的征象、表现或发生、发展、诊治规律。特殊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对痹病认识地加深,特殊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特殊痹;二级病名;源流;中医药;规范化   有一些痹病,临床上有其特殊的发生、发展、变化、表现及诊治规律,其名称能较好地反映疾病的某些特征,而用已有的五淫痹[1]、五体痹[2]、五脏痹[3]、六腑痹[4]、经筋痹[5]、肢体痹[6]、三因三候痹[7]又不能更好地反映其本质特征,如周痹、血痹、历节风、狐惑、?痹、顽痹、痿痹、产后痹、偏痹、痛风、鹤膝风、痢后风、损伤痹、蝶疮流注等,我们将其归为一类,称为“特殊痹”[8]。特殊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有关特殊痹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使特殊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特殊痹病名的确立   根据痹病的某些特征进行命名自古有之,如《内经》将风寒湿邪侵入血脉,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者,称为周痹;将疼痛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者,称为众痹。汉代张机《金匮要略》将疼痛遍历关节者,称为历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将疼痛较甚,昼轻夜重,如虎咬之状者,称为白虎病;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卧,不能屈伸者”称为鹤膝风。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将四肢百节走痛,夜则痛甚者称为痛风。明代沈之问《解围元薮》将筋脉拘挛疼痛,手足指不能屈伸,状如鸡爪者,称为鸡爪风。现代焦树德将关节变形的痹病称为?痹等[9]。这些都是抓住痹病的某些临床特征进行命名的风湿病。按痹病特征分类是中医的传统分类方法。《内经》在《素问?痹论》论述诸痹之外又论周痹、众痹、血痹等。《金匮要略》除论风湿外,又论历节、狐惑、血痹等。明代朱?《普济方》首次将痹病按症状特征分为白虎风、历节风、鹤膝风、血痹、周痹等进行论治。《解围元薮》则按症状特征分为鼓槌风、血痹风、痛风、半肢风、软瘫风、历节风、鸡爪风等进行治疗。这类痹病虽然没有完全以“某痹”或“某某痹”称之,但其病因病机与痹相同,而且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变形等一系列症状,故也属于痹病(风湿病)的范畴[10]。该类痹病一般在临床上有自己特殊的征象、表现或发生、发展、诊治规律,如产后痹、痢后风、损伤痹发病有特点,蝶疮流注发展有特点,历节风、狐惑、?痹、偏痹、鹤膝风临床表现有特点等。其名称均能较好地反映疾病的某些特征,而又不能用其他已有的病名更好地反映其本质特征,故可将这类痹病总称为特殊痹[8,11-13]。笔者于1993年在《中国痹病大全》中首次提出特殊痹之名,在痹病分类论治中将历节病、?痹(顽痹)、鹤膝风列为“特殊痹病”[14]。2000年在《中医正骨》第9期“浅谈痹病的分类”一文中笔者明确提出将按疾病特征分类的风湿病称为特殊痹病[11]。其后,相继被《中国风湿病学》、《风湿病诊断治疗学》、《实用风湿病学》、《中医风湿病学》等所采用[8,10,13,15]。   风湿病(痹病)是一大类疾病,其实,每一种已知的痹病都有其自身临床特点,即所有“痹”都特殊,因此,“特殊痹”可包括所有风湿病,我们可将其称为广义的特殊痹。如果某些痹病从病因、部位、证候等角度进行分类辨治更简便易行,则可归为五淫痹、五体痹、脏腑痹、经筋痹、肢体痹、三因三候痹进行论治,所余痹病则可归属特殊痹,此为狭义的特殊痹。本文只讨论狭义的特殊痹。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16],特殊痹就是二级病名,周痹、血痹、历节风、狐惑、?痹、顽痹、痿痹、产后痹、偏痹、痛风、鹤膝风、痢后风、损伤痹、蝶疮流注等就是三级病名。   2 特殊痹的病因病机   特殊痹因为病种繁多,故而病因各异、及其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瘀气滞三大类。   2.1 正气亏虚 正气虚则肢体关节筋骨肌肉失于濡养,或虚受邪侵,经络闭阻不通而致痹。如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论痛风曰:“乃血虚气弱,经络枯涩,寒滞而然也。……患者乃外淫侵入日久,及年近衰者,不善养而得,盖筋属肝血,骨属肾水,内损所致耳”。张介宾《景岳全书》云:“历节风痛,是气血本虚;或因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劳倦调护不谨,以致三气之邪遍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导致正虚有以下因素。   2.1.1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关节失养;或脏腑失调,外邪入侵,而发痹病。禀赋不足多表现为营卫气血不足及脏腑经络组织功能低下等。其中就脏腑而言,以肾虚较为突出。如宋代钱仲阳云:“鹤膝者,乃禀受肾虚血气不充,致肌肉瘦薄,骨节呈露,如鹤之膝也”。   2.1.2 劳逸过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