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画古代色彩观及现代拓展
浅析中国画古代色彩观及现代拓展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意象色彩的特征、色彩的传统观念以及在新时代中国画色彩的拓展,传统与现代如何进行结合和发展。
【关键词】意象色彩;现代中西色彩融合;色彩的拓展
大家都知道,人类最早产生对色彩的感应,是缘于阳光照射到物体的反射光,随着四季阳光的不同变化,人类对一开始混沌的色彩有了最初的感知。那时人们因为对色彩了解的局限,只能以静态的色彩形式,反映外在相对恒定的色彩。一个地域会产生一个地域相对独立的审美观,相对对物象造型对色彩感受的独特感受。中国的古代绘画中对色彩的观念是以意象色彩为主导,并且取得了独到的艺术成就。原因很简单,意象色彩不是通过色彩在人的眼睛视网膜上的真实再现,而是由于文化的影响,透过物体本身,我们所表现的色彩更本质,以物抒情,因而表现形象固有色的色彩关系,更主观更主动。是一种以心表意,产生了如宋代文人画,主观的抛弃了自然趁呈现的丰富色彩,在老子“五色令人目盲”的文化影响下,首推“墨分五色”,“繁彩寡情”的色彩观,从艺者普遍对耀目的色彩长期采取约束控制甚至到了排斥的程度。翻开我们古代任何一本画学专著,皆可找到这方面的证据。 如:“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草木繁荣,不待丹绿之朱,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俱,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等等。在这种主流态度的胁迫下,宋元以来的色彩一直不能舒展的发展。中国画的着色被称为“布色”或“设色”,都只在强调依照某些特定的法则,来主观刻意形成主观的色彩过程。这过程犹如书法中一笔一划的书写过程,每一笔都有对前一笔的回应,尽管其形式意味具有极简的色彩创作的神趣,但文人画墨色气韵的获得无疑是以压抑了人的色彩本质丰富性为代价。
1 中国画古代的色彩观
在中国古代色彩发展过程中,光色的表现尽管在某些方面有所涉猎,但主流方面一直没有受到充分的发展。文人画尤其是山水画,虽然强烈感受到四季山川,晨昏朝夕,雨雪飞虹所呈现之自然色彩流变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意象色彩传统,山水画家仅以将动态的色彩转化为用笔墨呈现的“气韵生动”形式。而实质上,大自然中的“流光溢彩”和民间节日中庆典中的篝火、焰火恰恰补充了中国古代色彩动态性方面的不足。中国画也讲随类赋彩,这种印象形色彩观念,第一次在绘画中明确色彩的形式应当根据自然界的物象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提出后受到批评。虽然受到冷遇,但人们开始慢慢接受审美中给予色彩一个恰当的位置的新观念,也表现出当时中国古代色彩艺术在模仿自然方面有了一个初步的理性认识,对显出特征的自然物象的色彩有所区分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还有这样的审美模式,以水墨为上来表现自然物象的本质。但基本局限于山水画中,人物画开始慢慢以色彩绚丽为主要风格。走着一条水墨与色彩并行发展的道路。我们来看,比如汉画,基本以墓室壁画为主,具备了水墨画的基本形式。唐宋兴起的文人画只不过是检起汉画中的水墨资源而已。水墨人物画更是从色墨交融的人物绘画中衍生出来,并且到了宋代人物画笔墨与色彩的关系,一方面不断拓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语言,另一方面也未放弃色彩与笔墨结合的追求。宋代一些人物画家,为了突出笔墨,将色彩处理的单纯一些,平面一些,牺牲一些色彩的表现力。色彩以平涂为主,变化较少,且尽量不覆盖线条。日本现代人物画,非常接近敦煌壁画的没骨画法,尽管明治以前日本画一直追随唐宋绘画的脚步,还是比较注重笔墨语言的。可是从横山大观的“朦胧体”开始,近代日本画家放弃了笔墨,而讲究色彩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展了宋代以后缺席的没骨人物画。
2 中国画色彩的现代拓展
中国古代绘画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笔墨与色彩传统。随着20世纪初一些绘画前辈纷纷留法旅欧,带来了一些西方现代的绘画表现观念。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现代人物画,吸收了西方素描的一些表现手法,色彩上接受了油画光色表现的一些成果,但中国人物画仍然在水墨、没骨、淡彩、重彩的范围内探索。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西方科学色彩观通过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影响着现代中国画家。许多具有现代美术学院教育背景的人物画家,试图用西方的色彩与笔墨结合探索出一条路子。但是由于色彩理念存在的差异,很快发现笔墨与类似油画的浓色厚彩在表现上是相冲突的。分离或结合笔墨与色彩关系仍然是现代人物画家在作画时不得不思考、选择的问题,每位画家立足不同使人物画风格继续演变。
在现代中国绘画中,能不能找到一条运用笔与色彩结合的,姑且叫做色笔,来嫁接动态的光色,在绘画语言中不减弱甚至强调笔墨写逸之气,来拓展传统意象色彩的表现力。
我们探索分两步走,第一阶段,在原有结实的笔墨造型中寻求色彩的创新。将中国画写意抒情的品格与西方的印象派绘画的审美追求相沟通,借助西方绘画语言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文化交际hall’s-culture-context-model讲解学习.ppt VIP
- 2025版《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与验收表》(参考样表)631.3-4.docx
- 2024年0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政务新媒体运营培训课件.ppt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631.1-2025、632.2-2025.xlsx VIP
- (正式版)D-L∕T 849.6-2016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docx VIP
- 政务新媒体宣传课件.pptx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设计技术要求.pdf VIP
-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docx VIP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24版 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