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献章哲理诗艺术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献章哲理诗艺术特色

陈献章哲理诗艺术特色   摘 要:陈献章在诗歌创作上崇尚诗句自然、诗为心说的观点。不太推崇对仗工整、格律严密的诗歌, 认为过分工整的诗歌, 所追求的多为诗歌形式上的美感, 而非诗歌的内在含义。但这绝非否定诗人作任何艺术锤炼的努力。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他的哲理诗在风格上具有一种自然平淡之美,用语平易自然,用词精炼传神,在平淡平实之中表达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关键词:陈献章 哲理诗 自然平淡 凝练传神   陈献章在诗歌的创作上崇尚诗句自然、诗为心说的观点。不太推崇对仗工整、格律严密的诗歌, 认为过分工整的诗歌, 所追求的多为诗歌形式上的美感, 而非诗歌的内在含义。其在《认真子诗集序》中云:“诗之工,诗之衰也。言,心之声也。形交乎物,动乎中,喜怒生焉,于是乎形之声,或疾或徐、或洪或微,或为云飞,或为川驰。声之不一,情之变也,率吾情盎然出之,无适不可。”[1]5在《与张廷实主事?十九》中云:“诗之不用则已,如用之,当下功夫理会,观古人用意深处,学他语脉往来呼应,浅深浮沉,轻重疾徐,当以神会得之。”[2]167乍一看陈献章这两段话似乎是自相矛盾之论,既说“诗之工,诗之衰”,又说诗歌需“当下功夫理会”。其实否然,其并不是忽视诗歌的艺术性,忽略对诗歌形式美的锤炼,而是在主张契合自然的前提下求得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陈献章曰:“古文字好者,都不见安排之迹,一似信口说出,自然妙也。”[2]163陈献章评论优秀的诗人作诗“一似信口说出,自然妙也”,但这绝非否定诗人作任何艺术锤炼的努力。“信口说出”之前有一个“似”字,无非用来说明不落言筌的自然之妙。这种妙境也是陈献章十分赞赏严羽的诗论主张的原因,在《跋沈氏新藏考亭真迹卷后》,他引述《沧浪诗话?诗辨》说:“昔之论诗者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又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夫诗必如是,然后可以言妙。”[3]其中“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诗歌意境即是一种自然蕴藉,意在言外的艺术意境,所以事实上,陈献章重视诗歌的艺术锤炼的思想可见一斑。在《批答张廷实诗笺》中,陈献章又说:“概观所论,多只从意上求,语句声调、体格尚欠工夫在。若论诗家,一齐要到”。[4]75陈献章的诗歌创作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他的哲理诗在风格上具有一种自然平淡之美,用语平易自然,用词精炼传神,在平淡平实之中表达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一、自然平淡的风格   陈献章的哲理诗呈现着一种自然平淡的风格之美,这是一种更具深层意蕴的艺术美,也为我国历代许多著名诗人和诗论家所推崇和追求。从艺术表现形式看,这种自然美不事雕琢,少有人工痕迹。在谈到诗歌风格方面,其曰:“大抵诗贵平易, 洞达自然, 含蓄不露, 不以用意点缀, 藏形伏影, 如世间一种商度隐语, 使人不可摸索为工。”[4]74自然即本然,平淡即质朴,都接近口语,通俗易懂。其《赠左明府考绩之京》写道:“六十花封一高要,高要得公当不小。阿衡事业世岂知,天下经纶此中了。百里万里大小同,语默出处非殊调。君今考绩赴天官,我只弄我江门钓。”[5]324《寒江独钓》云:“我道非空亦非小,万事舍旃终未了。朔风吹雪满江天,我只弄我桐江钓。”[6]635两首诗的末句“我只弄我江门钓”和“我只弄我桐江钓”,都以自然、简洁的语言,于平淡之中突显出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和世卿》二首其一云:“越山楚山皆白云,楚越如今不必分。三十六峰同一样,不知何处武夷君?”[6]660《题茂叔连》云:“船入荷花内,船动荷叶开。先生归去后,谁坐此船来?”[6]540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用语接近口语,通俗易懂,表现出一种自然平淡之美。《感事》云:“君心如逝水,一往不复旋。谁能万里浪,安坐驾此船?伤哉一何愚,由我不由天!仁者固有矜,智士乃自全。”[5]285不事雕琢,不尚辞采,质朴无华,极尽语言自然纯净之美。《雨中送客,江上偶成》云:“细雨江边送画桡,肩舆如梦看春潮。不知此处谁分付,笑倚南风酒未消。”[6]668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于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形成一种超妙的自得之趣。   陈献章的哲理诗通常选用一些朴素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所以显得格外真切深刻和平易近人。他的诗句魅力,在于全是以其性情中自然流出的言语,在于其内在真实的感情力量。在以“自然为宗”、追求“自得之学”的境界中流露出自然平淡的语言风格。   二、凝练传神的字词   陈献章哲理诗中的用词也颇具精炼传神,常以凝练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涵。其《是夕范生小酌》云:“日月双轮转,乾坤一气旋。是时冬始闰,细雨夜如年。人语斜风外,天机落叶边。凭谁给灯火,更坐读残篇。”[5]333首联中的“双”和“一”量词的对仗和尾联中的“凭”和“更”副词的对仗都加强了全诗的语气。在《闻陈宗汤、湛民泽欲过江门,遇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