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恐高症心理咨询个案报告.docVIP

一例恐高症心理咨询个案报告.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恐高症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恐高症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恐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由于受恐高症的困扰,内心非常痛苦,社会功能受损。咨询师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主要采用了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和系统脱敏技术进行咨询治疗,在接受了十二次咨询后,来访者的症状基本消失,达到了心理咨询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恐高症;贝克、雷米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女,19岁,大一。   二、主诉及个人自述   记得是初中时开始不敢独自上天桥,除非有人扶着,假如独自一人却又不得不到街道的对面,宁愿绕路到路口或者是跨越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后来,到了高处,不敢靠近楼层边缘,若是透明落地窗或是边缘的保护栏较矮,总之目光或是余光可以看到外面或者是楼下的街道,就会惊恐万分,脑子变得空空的,四肢发软,发抖,心跳加速,心慌,总会觉得地面变得倾斜,自己会滑落窗外,因而一个劲儿的往屋内中心处移动,使自己看不到窗外景象,才会觉得安全;每次到了高处,都会暗示自己没事,没必要害怕,但一想就会胡思乱想,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于脚下,感觉很恐怖,致使自己越发害怕,无法控制。因此只要去高处就一定要有人陪同。   高考考到省外,一个人外出的可能性增加。有一次,学院安排任务要求我进城办事情,来到市区某路口,却意外发现该路口没有人行横道线,而且路中的隔离栏很高,只能通过人行天桥才能到达对面,由于时间紧迫,无奈之下只好独自走上人行天桥,当我走到对面准备下楼梯时,看见楼梯两侧又空又高、桥下的车辆急速行驶,就觉得两边的保护栏不结实、会倒,而且担心鞋底会打滑、站不稳,猛然感觉一阵眩晕,脑子空空的,四肢开始发软不听使唤,只好慢慢退回桥中央,让地面的情景消失在视野中,过了一会镇静下来,只好求救于路人。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改变,但效果不佳。曾去医院做过身体检查,医生也说没问题。在大一的假期,去了一趟南京中山陵,当我来到中山陵脚下,只是看见它那大大的楼梯时,就觉得有一点紧张、害怕、心跳加速;但一想也许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时,就一鼓作气,头也不敢回的冲了上去,到达顶部趋势迅速冲进建筑物里赶快逃离大楼梯的边缘,当参观结束后,需要下楼梯时,一看情形瞬间就傻了,只觉得手脚发软、心慌、眩晕、注意力不能集中、胡思乱想,最后实在没办法还是由同学搀扶着自己闭着眼睛走下去的。自己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主动前来咨询。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自己前来。身材高挑,衣着整洁,年貌相符,为人热情、开朗,语言清晰,能陈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一些自己的分析,自知力完好,有求治的愿望,合作程度好,每次如约前来。未见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   1、求助者的母亲陈述   家中独女,深受长辈宠爱,较为依赖大人,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史,幼时生长发育好,“怎么突然就会恐高了呢?不过现在想想,她小时候出门都有大人带着,到了小学,无论是爬山还是坐自动扶梯还是上人行天桥,她都会自然的勾着我或者她爸爸的手臂,我们也没觉得怎么就让她勾着,小学毕业的那个假期,我们几个家庭一块儿出去玩,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冲上一个人行天桥,只有她跑了几步就折了下来,她说害怕有点高,我就说‘怎么那么胆小呢?你看看那些比你年龄小的’,可能当时语气也有点儿重,后来她上了初中,开始忙于学习,也没有太注意她的这个方面,以为年龄大了自然就不会害怕了。”   2、求助者的同学陈述   为人热情、开朗、直爽、偶尔有些敏感,情绪不太稳定,与同学相处融洽和睦,虽然宿舍是11楼,但因为平时上下楼都乘坐普通电梯,而且在走廊和阳台上都未发现她的问题。直到有一次,宿舍楼停电,需要爬安全出口的楼梯(旋转式的),而且一面有窗户,眼睛和余光可以看见楼下,她爬到7、8楼的时候,停下休息了一会,就有点不敢迈步了,那时脸色苍白,靠同学扶着才回到宿舍。同学一起去逛商场,她都不敢独自下乘自动扶梯,尤其是那种两边都悬空的。相约一起去省图书馆看书,门口的大楼梯(大概有三层楼高,又大又宽又长的那种)她从来没有使用过,都是乘坐侧边的普通电梯上下楼。   四、评估与诊断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幼年时缺乏安全感;从小受家庭成员较多宠爱;独自到省外读大学;较为敏感,依赖;存在认知偏差;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诊断依据:无器质性病变。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能主动地求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该求助者内省冲突涉及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其操心,而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冲突属于变形冲突。病程持续时间超过1年,有退缩行为需借助他人帮助或改变处境才能摆脱痛苦;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