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苯乙酸衍生物生物活性
苯乙酸衍生物生物活性 【摘要】苯乙酰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结构片段,出现在许多上市药物的结构单元中。将苯乙酸衍生以获取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新型苯乙酸衍生物,仍然是新药研发中具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本文概述了部分苯乙酸衍生物在抗炎、抗风湿、抗菌、治疗缺陷多动障碍、治疗慢性胰腺炎等领域的研究状况。 【关键字】苯乙酸; 苯乙酸衍生物; 生物活性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he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Xiaohua Liu, Yuan Cao, Li Fan*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Phenylacetyl is very important structural fragment among of the structural units of the drugs listed. New derivatives of phenylacetic acid are probable to have unique biological activities. Synthesis of phe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is still an attractive research field of new dru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he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in the antiinflammatory, antirheumatic,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of the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he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 phenylacetic acid; phenylacetic acid derivatives; bioactivity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028-01 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 PA)是重要的化工原料,PA本身也具有抗癌[1]等活性;由PA合成的某些衍生物如对羟基苯乙酸、苯异丙胺、氯代苯乙酸乙酯是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其它许多苯乙酸衍生物则具有重要的药学性质,如消炎镇痛、杀菌、防止心肌梗死、防治卵纲病害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胰腺炎、缺陷多动障碍等病症[2]。本文按照苯乙酸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分类概述。 1 抗炎及抗风湿的苯乙酸衍生物 许多苯乙酸衍生物(见图1)对炎症和风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阿克他利(1a)是由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开发、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的新一代抗风湿药物,是此代药物中的第一个上市品种,主要是通过纠正免疫紊乱及免疫调节来缓解和改善风湿病[3]。张雪等以苯乙腈为起始原料经硝化、水解、还原、乙酰化等合成阿克他利,是一种简易的合成方法[4]。 由诺华公司研发的新型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 (COX-2) 抑制剂罗美昔布(1b),为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5],于2005年在巴西成功上市[6]。邬瑞斌等[7]使用市售的对碘甲苯和2-氯-6-氟乙酰苯胺为原料,以碘化亚铜为催化剂、N,N’-二甲基乙二胺为配体,经由改进的Ullmann- Goldberg反应缩合后,再经碱性水解、氯乙酰化、分子内傅-克烷基化和水解开环合成罗美昔布, 总收率达45.5 %。 双氯芬酸钠为第三代非甾体抗炎药(1c),汽巴-嘉基公司研制,于1974年在国外上市。国内于1985年开发成功,许多药厂相继投产。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关节周围病变以及创伤引起的肌腱、韧带、肌肉及关节损伤[8],其消炎、镇痛、抗风湿作用比阿司匹林强20多倍。 布洛芬(1d),也是一种重要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由于其解热、镇痛、消炎作用大于阿司匹林,而副作用却比阿司匹林小得多,故其可以作为阿司匹林的替代品[9]。 2 治疗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苯乙酸衍生物 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并可持续至成年期[10]。苯乙酸衍生物中的哌醋甲酯(2a)和胍法辛(2b)对治疗ADHD都可起到很好的疗效[11]。 哌醋甲酯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多用于4-5岁较严重患儿。其速释片起效快,半衰期短;缓释片起效慢,维持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