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演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
表演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表演活动不同于电影、电视节目中演员的表演,而是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调动学习主动性,激活课堂氛围的一项良好举措。表演活动如果运用恰当,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表演活动 教学实践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44-02 作者简介:陈建平(1974―),江苏江阴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江阴市周庄中学初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一、运用表演,化抽象为具体 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材料比客观抽象的材料更易于记忆,这确实是正确的。我们大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对于自己亲自做过的或见过的事物,即使相隔数年,当时的情景也仍然记得特别清楚,而道听途说来的某一件事,天长日久,便会忘得一干二净。鉴于此,我们在背诵文章时不妨变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形象,借助表演加深记忆,实践证明,这是切实可行且富有成效的。 如学习《核舟记》这篇文言文,对课文中的“船头坐三人”一段,学生都反映背诵起来有难度。尤其是“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以及“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等句子,很容易将“左”和“右”搞混,而且对鲁直的身体造型也颇感费神。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到位的表演,学生就会对人物的位置关系及身姿神态了然于心,大大加深了记忆。若背诵遇有遗忘时,再略微比划几下,自然就回想起来了。动作性较强的课文,运用表演来帮助记诵,尤为有效。 二、运用表演化解课文疑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对有些篇目的难点、疑点,单凭教师的巧问、精讲是难以让学生释然的,如果想方设法鼓励学生来表演,在表演中体会,在情境中感悟,问题的解决往往要容易得多。如学习蒲松龄的短篇小说《狼》,教师带领学生疏通大意后,可指派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哑剧表演,一生扮屠户,二生扮两狼,文章中提及的“积薪”以讲桌代之。教师在旁作解说(解说词就是课文原文)。这种表演可反复进行数次,从而比一比哪组学生的表演更逼真形象。表演者为使自己的表演准确、得体,必然会对课文作细致的阅读,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经过学生一番热闹的演练后,教师趁势亮出如下思考题: 1.狼为何不在途中将屠户吃掉,而是“缀行甚远”? 2.“前狼止而后狼又至”,这里“前狼”与“后狼”是如何界定的。 3.对“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是狼一路“缀行”疲倦了吗?课文中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 4.“眈眈相向”是一副什么模样?刚才哪个同学演得最逼真? 5.作者说“狼亦黠矣”,狼的哪些行为可印证这一点?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学生只要结合自己的表演感受,认真细心地加以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这样《狼》这篇短文的难点、疑点,借助学生的情景模拟便顺利地化解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三、运用表演体味人物情感 “人正是在活动的时候才进行思考,赋予情感,作出判断的。”因此要使学生真正体味文中人物的丰富情感,感受真善美,认识假恶丑,表演作为一种活动、一种手段就不能弃之不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是适合学生作课堂表演的,如《扁鹊见蔡桓公》《七根火柴》《皇帝的新装》《范进中举》《变色龙》《最后一次讲演》等,有的适合作整体表演,有的则适合作片段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实现角色转换,在特定的情境里体验人物丰富的情感,揣摩人物复杂的心态,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握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作品内涵。譬如:学生从无名战士身上会学到忠心耿耿,从闻一多身上会感受到凛然正气,而胡屠户的市侩、皇帝的愚蠢、奥楚蔑洛夫的欺上媚下和见风使舵等也会在学生的表演中暴露无疑。如此不断地体验角色,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定会受到熏染,潜移默化,产生积极影响,作品人物的美好品质会渐渐融化于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达到品德与情感的同化。 四、运用表演体会作者的用词匠心 心理学认为:学生被动接受,势必阻碍其潜在能力的充分发展。一堂课,教师的“精讲”“细导”固然重要,但若忽视学生主体的感悟也是枉然。表面上看,学生对某一问题好像是记住了,掌握了,但他是否在囫囵吞枣,是否真正理解,理解得是否深透,却还是个未知数。要让学生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那就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使学生主动参悟,表演不失为有效途径。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进店时的“踱” ,付酒钱时的“排” ,以及护碟时的“罩”,以及最后一次到店付酒钱时的“摸”,被公认为是炼字炼意的典范。这些词的运用之妙,如果单凭教师滔滔不绝地分析,以分析取代感悟,越俎代庖,效果不一定好。学生只有亲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JF(电子)30306-2010 示波器差分探头校准规范.pdf VIP
- 750t履带吊安装拆卸安装方案.docx VIP
- 2018版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pdf VIP
- 社保扣款银行协议书.docx VIP
- 2025年通城县第二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设计.pdf VIP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圆锥曲线基础总结、二级结论、方法与技巧.pdf VIP
- 五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VIP
- 第九讲_语言测.ppt VIP
- 2025年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精编知识点(新教材专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