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38例围术期护理.docVIP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38例围术期护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38例围术期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38例围术期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对38例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 通过对行手术治疗的38例颈髓损伤患者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行上呼吸道的护理及有效的术前护理,术后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 结果 本组病例中的35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造成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护士围术期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对促进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颈髓损伤;颈前路手术;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120-02   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损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往往给患者造成致命的身心创伤甚至终身残疾[1]。颈前路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疾患的常用方法,可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清除椎管内血肿,融合率高[2]。本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共收治38例颈髓损伤患者并行颈前路手术,在围术期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共收治38例患者,男29例,女9例。年?34~80岁。C3爆裂骨折1例,C4~6骨折和脱位11例,C5爆裂骨折2例,C6~7骨折和脱位13例,无明显骨折脱位11例。其中全瘫12例,不全瘫20例,6例无截瘫;3例合并脑外伤,8例合并胸椎或腰椎骨折。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积极治疗复合伤11例,4例因颈椎骨折或脱位行颅骨牵引复位,其余用沙袋制动,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行颈前路手术。患者取仰卧位,于颈前做长4~6 cm横形切口,显露骨折颈椎,切除压迫脊髓的骨折块及相邻椎间盘,植骨后再用颈椎钉棒系统固定。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1.3.1.1 风险评估 颈髓损伤的患者病情重,治疗复杂,需要接受检查的项目多且需多次外出辅助检查,存在的风险高,因此,安排床位要靠近护士站且抢救设施齐全的监护病房。上心电监护及吸氧。外出检查时要视病情携带心电监护机及氧气,并由护士陪同。在院期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注意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的变化。   1.3.1.2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颅骨牵引的目的是使骨折或脱位复位,为下一步手术做准备。本组有4例行颅骨牵引。保持牵引力线与颈椎轴线一致,抬高床头30°,牵引重量为2~4 kg。颅骨牵引钢针口保持清洁干燥,隔天换药,告诉家属不能随意拿开牵引锤。进手术室时应解除牵引,待患者临时颈托固定后才能搬动。   1.3.1.3 心理护理 颈髓损伤的患者大多合并有骨折或脱位,病情较重,颈椎手术风险大,容易发生死亡,因而产生恐惧心理。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目的:(1)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2)解除压迫,解除或减轻脊髓的受压;(3)对骨折或脱位进行复位和固定。用成功的事例说服患者及其家属,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1.3.1.4 呼吸道的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吸气末咳嗽,每天4~6次,每次10次。每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对无力咳痰者如无胸腹部损伤者,用双手压迫患者的胸腹部,嘱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3]。   1.3.1.5 皮肤的准备 颈部常规备皮,上至下颌,左右至耳后,下至剑突,男性患者剃胡须。骨组织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引起细菌感染,故皮肤准备宜彻底。   1.3.2 术后护理   1.3.2.1 术后过床时要佩戴颈围后由专人保护头颈部,保持颈椎的稳定性再过床。常规上心电监护、吸氧3~5 d,2~4 L/min,密切观察心率及呼吸情况,颈髓损伤的患者往往心率偏低。心率低于50/min者要及时报告医生。   1.3.2.2 呼吸道的管理 床边备气切包及吸痰装置。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颈前路手术造成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有:(1)气管插管及前路手术中持续牵拉气管、食管,易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吞咽困难;(2)术后血肿压迫气管及喉头水肿;(3)颈髓损伤或手术刺激脊髓使脊髓水肿或脊神经根水肿;(4)咽痛、颈部制动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常规给予超声雾化,每日3次。鼓励患者用力咳嗽、饮水和做深呼吸运动,定时翻身拍背。   1.3.2.3 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 术后1~3 d,尤其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量和性质,随时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情况,颈部有无肿胀等。若引流液不多、切口敷料渗血多、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憋气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并配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