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就美丽语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教学细节,就美丽语文

关注教学细节,成就美丽语文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精彩的课堂离不开对各种细节的关注。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细节决定成败,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可或缺的,细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语文;细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31-2   一、何为教学细节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个非常细小的片段,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学细节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学功力的一种展现,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虽然只是课堂上的点点滴滴,但都可能打造成让人眼前一亮的美丽细节。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价值,却举足轻重。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美丽的语文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完美的语文课堂,更应从关注细节开始。   二、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我们知道,文本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往往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细节可能就是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刻的词语,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但意犹未尽的标点符号,可能是一句朴实无华但意蕴深刻的句子……只有对文本深入地探究,才能发现细节,把握细节,并以细节为支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如在备《木兰诗》一课时,我注意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去买装备,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通过设计让学生反复诵读和思考,发觉这样有助于渲染一种紧张、急促的气氛,让学生进入当时战事紧急的情境中去理解文句。于是在课堂上抓住这一细节,设问、讨论、启发感受语言的魅力。   再如上到陶渊明《饮酒》(五)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陶渊明归隐的情趣和悠闲自得的心境。我认真钻研了文本,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教参中“心远”的理解进行了补充――回归田园之后,诗人获得了心灵自由的人生状态,达到了无功、无名、无己的精神逍遥之境。这与诗人曾经潜心研究《庄子》有着必然的联系,诗人深受《庄子》自由思想观的影响,追过超脱身心束缚的自由,暗含了老子的清静无为,成了诗人思想观念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于是抓住这一细节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争论,并引入《爱莲说》加强对文本的解读。   三、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1.在倾听中捕捉细节。   教学细节往往蕴涵着科学素养。我们教师要用眼睛去发现细节,用耳朵去聆听细节,让不同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自由提升,让课堂更精彩。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误点”。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回答,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是一种难求的教学资源。   如在上《水调歌头》时,学生把“绮”读成了yǐ,学生说是听邓丽君、王菲唱的歌中这么唱的。我听到了这一错误,心中窃喜,就抓住了这一错误,让学生去查词典:绮(qǐ):指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也指古代女子闺房的窗户。引出“转”、“低”两字的拟动用法,并让学生再进一步理解,诗人月下立于窗外照应了哪两个词,学生很快就找出来――“无眠”,进一步追问“为何无眠?只是在说自己无眠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小小一个词语,引出学生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这正是教师倾听后把握细节所创造的效果。   2.在引导中捕捉细节。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除了按照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以外,更多是要倾听、捕捉、思考、整理课堂中动态生成的东西,来调节教学的节奏、内容,走快了,放慢些,等等孩子;走慢了,加快步子,跟上孩子的节奏,孩子走偏了,教师适当引导引回“正路”。如在上《威尼斯商人》讨论夏洛克人物性格特征时,大多学生说其“贪婪”、“吝啬”、“冷酷”等等,可有一位学生却说其做法很正确,理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商人的目标就是为了利益,为什么一定要损害自己利益。”搞的我措手不及,如果不能作出合理性的解释,对他对其他同学都会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产生不小的影响。我没有马上做出标准式的解释,也没有让学生马上进行讨论,而是让学生再读夏这一人物,快速在脑子里寻找正确引导的材料。然后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