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爆发社会土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战爆发社会土壤

“一战”爆发社会土壤   “一战”和“二战”不同的一点,是这次战争的幽灵仍然在纠缠着我们。从小处说,很多家庭对这次战争有直接的记忆;从大处看,它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目前和未来几年一定会有许多书籍出来,但是对如何回望、悼念这次战争,人们也会有相当大的分歧。仅是涉及这次战争的起源,据说已经有3万本书试图解答。   1914年的9月,报纸上曾出现一条戏弄舆论的消息,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还活着,战争是一个“大误解”。斐迪南大公就是当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街头被暗杀的那位倒霉的皇太子。把“一战”看成是一次失误,是一些人试图说明战争起源的观点。他们认为欧洲擦枪走火,不期然滑入了一场愚蠢的战争。这种说法令人感到疑惑、茫然,甚至凄怆。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死伤人数达到4000名,已经让人难以接受。而当1918年11月11日“一战”的最后一枪熄灭,几百万人为它失去了生命,还有多少人伤残,多少人心理上留下终生无法愈合的创伤。一个经历近百年和平建设的欧洲,变得面目全非。俄国作为布尔什维克的战利品,正站在苏联诞生的起点上,德意志帝国成了共和国,奥匈帝国被解体,奥斯曼帝国则将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一片战争废墟上,出现了新的民族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与南斯拉夫,波兰与佐治亚等古老民族也重起为独立国家。就是那些战胜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也为战争吐血,财富烧成了炮灰。战争使社会暴力、犯罪增加,使政治家变得神经敏感,固执己见。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次惨烈的战争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想解决什么问题。幽灵回荡,战后的欧洲像是注射了新的精神分裂剂,疯狂地奔向另一次战争。 谁是罪魁祸首   人们就一直在追究,战争怎么就打起来了,打什么呢,谁是罪魁祸首?当然,追究责任,除了政治上的目的,主要动机是因为战争赔款,战败国应该受到惩罚,解除武装,而且要为战胜国支付赔款,或割让地盘。对于为什么、责任如何这类问题,人们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答案很多,而且都找到了强有力的论证支持,从未达成一致意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解释逻辑,那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发展,争夺世界霸权,必然导致战争。军国主义观点批评交战各国军方反应僵化,固持自己的时间表,剑拔弩张,不留回旋余地。国家民族主义认为,欧洲成了强势的民族国家的试验场,它们都想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引人注目的帝国主义理论,把殖民地冲突视为“一战”引擎,例如最近有篇文章谈到各大帝国在非洲的争夺,激怒了政府采取极端政策。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解析太过牵强。那么主要的欧洲列强呢?似乎每个国家都逃脱了指责。历史学家们说,战争不是德国人挑起来的吗?德国人的舰队一直咄咄逼人,等待机会,欲与英国皇家海军一决雌雄?德国和奥匈帝国一直狼狈为奸,奥匈帝国是不是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它在塞尔维亚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企图把巴尔干地区拉出斯拉夫阵营。罪孽应当也可以说是俄国人犯下的。他们一直在觊觎巴尔干半岛,挑战奥匈帝国,即便知道后面可能还站着德国。是不是法国人也有责任?它对普法战争失去洛林-阿尔萨斯地区耿耿于怀,热衷于与俄国结盟,通过贸易,技术互惠,军事联盟,形成了对德包围圈,拒绝承认法国已失去欧洲控制权。甚至也有人把手指向英国。不是英国想要战争,而是它做得不够多,它应当明确自己站在哪一边从而制止战争的爆发。是不是塞尔维亚也犯了错误?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史学家们念叨说,可怜的塞尔维亚!由于在萨拉热窝,奥匈帝国的王储被谋杀,这个小国家不幸被卷入了战争。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出现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运动,狂热地在巴尔干地区煽动民族情绪,清洗非塞少数民族,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观点上有了转变。这对塞尔维亚人或许不够公平。但历史观就是这样形成的。很多时候,后人对历史的解读,要受到当代事件的影响。   到今天为止,关于“一战”的原始资料,基本上都已对世人公开,除非“二战”结束时,攻克柏林的俄国人从德国档案馆中拿走了什么,未对外披露;或者是在塞尔维亚档案馆中还封存了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有一些私人之间的谈话,如1914年7月法国人见了俄罗斯外长,他们相互间做了什么承诺,现在只有第三方的描述推断,找不到当事人提供的一手证据。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面前,历史学家还是有些工作没完成,例如探讨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与因果关系。但总而言之,很难再找到新的资料,来证明战争出人意料的起因。   今天,我想从一个特殊角度,提出关于“一战”的问题。在我说出它们之前,我想先阐明我的一个历史观。那就是我从来不相信,“一次世界大战必不可免”这样的论断。我不认同有些人所言,好像欧洲就是个火药筒,是一根等待有人将它擦燃的火柴,而火柴本身并不那么重要。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有些危险。我相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应当假设,在人类事务上,在社会历史中,存在着必然发生的事件。   在这个前提下,我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