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寨矿一5煤层开采板灰岩水赋存特征及防治
吴寨矿一5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赋存特征及防治 【摘 要】水害是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本文针对吴寨矿拟开采的石炭系太原组一5煤层,受底板灰岩承压水威胁实际,通过对灰岩岩溶裂隙发育特征、富水性及其规律分析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水对策与技术措施,为一5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字】灰岩地下水 富水规律 水害防治 1 矿井概况 井田地处平顶山矿区的中部,工业广场紧临平顶山市区北东部程平路。北部平顶山、落凫山呈近东西向延伸,组成南北地表分水岭,向南逐渐过渡为山前缓倾斜平原,坡度3~5°,海拔标高100~490m,相对高差390m。由于受李口向斜的影响,总体为一向北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6~18ordm;。褶皱与大中性断裂构造均较简单,以小型断层为主。发育的地层自下而上有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其中,山西组二1煤层和太原组一5煤层是矿井开采的主要对象。 矿井于1989年投产,目前核定生产能力45万t。主要开采山西组二1煤层,太原组一5煤层正在开拓。其中,一5煤层厚1.0m左右,底板标高-90~-500m,埋深195~805m,面积8.26km2。 2 煤层底板灰岩地下水赋存特征及其规律 一5煤层,位于石炭系太原组下部,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下段L6+7灰岩,间接充水含水层为寒武系灰岩与白云质灰岩。 2.1 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 石炭系太原组L6+7灰岩,层位稳定,一般厚10m左右,见图1。由于受构造发育程度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与富水性,沿地层倾向,由浅至深,即由南至北呈由强至弱的变化规律。主要依据:(1)在-150m标高以上的浅部(南部),岩溶裂隙率在60%以上,-150~-250 m为14%,-250 m以下仅为8.5%;(2)钻孔抽水试验结果,浅部单位涌水量为1.905L/s.m,渗透系数0.19697~7.339m/d。-300m以下为0.00035~0.00736L/s.m,渗透系数0.00033~0.189m/d。依据简易水文钻孔观测,在井田中深部,冲洗液消耗量一般小于1m3/h。(3)依据本矿在-300m以下井下水文孔观测,基本不含水,仅局部有少量裂隙水。相邻二矿在-130m及其以上泄水巷及浅部采掘揭露, L6+7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并同寒武系灰岩水沟通,构成对矿井充水,水量大,且稳定。 2.2寒武系灰岩 含水层段主要为寒武系中统张夏组鲕状灰岩和上统崮山组白云质灰岩,厚200m以上,受地层产状及地形影响,埋藏深度由南至北从50m增加到800m,南部煤层露头线以南,直接被第四系覆盖,向北隐伏于石炭、二叠煤系地层以下。由于受构造与埋藏深度的控制,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与富水性,具有以下特征: (1)由浅至深、即由南至北,岩溶裂隙发育程度与富水性呈由强至弱的递变规律,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由2.2702~3.2169L?Ms#8226;m,递减为0.00206~0.002351 L/s.m;渗透系数由1.092m?Md,递减为0.000891m/d。 (2)依据井下水文观测孔观测结果及相邻二矿采掘生产实际揭露,浅部与深部灰岩地下水形成各自独立的水体,相互间水力联系较差。其主要依据,浅部水位在-100m左右,深部水位标高为-330m。 (3)依据二矿开采一5煤层实际揭露,-300m标高以上的浅部,受矿区西部灰岩地下水侧向补给影响较显著,水量大(500 m3/h左右),且稳定,横向上有良好的水力联系;在-300m以下的井田中深部,主要以分散的小型静态水为主,出水后不仅水量小(最大70 m3/h),且持续时间短,易于排泄疏干。 图1 二、一煤段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柱状 3 灰岩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井田及邻区地表水体均不发育,地形北高南低,坡度坡度3~5°,大气降水排泄条件良好,基本不存在雨后积水现象。煤层及其灰岩含水层由南至北埋藏深度逐渐增大,在煤层露头线以南,寒武系灰岩直接被第四系坡洪积物覆盖,厚度一般在50m以上,通过第四系松散层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有限。补给区主要位于矿区西南部寒武系灰岩裸露区,在接受大气降水与地表水补给后,通过灰岩埋藏浅部岩溶裂隙发育区,由西至东径流,浅部正好处于灰岩地下水径流带。相邻二矿由于持续排水,使部分灰岩地下水沿倾向由北至南径流,由于矿井排水量大于补给量,目前水位已降止-275m标高。-300m标高以下,由于受裂隙导水通道发育弱的影响,侧向补给影响较弱,基本以静态水为主。 4 庚组煤层开采充水强度分析及防治 4.1 充水强度分析 4.1.1 煤层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