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刁本恕主任医师湿热炎毒说运用举隅
刁本恕主任医师湿热炎毒学说运用举隅
【摘要】刁本恕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古代前贤的经验、小儿生理体质特点及蜀中地域多湿的特点,结合自己经验,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思路和学术见解,即“湿热炎毒”学术观点,指导运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 刁本恕; 中医名家; 湿热; 脾胃不和; 湿热蕴脾; 清热除湿/治疗应用; 抗炎解毒
“湿热”一词中医古籍中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须短,小筋弛长,须短为拘,弛长为痪。”所谓炎,《说文解字》载“炎”字解为:“火曰,炎上。炎热气也,炎,火盛阳也。以重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火郁发之……炎火行……故民病少气”。王静安老中医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四川地域气候,结合自己经验,将除湿清热和抗炎解毒作为主要的指导方法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刁本恕老师跟随王老多年,将其概括为湿热炎毒,临床中亦广泛运用其理论,收效甚佳。现将刁本恕老师运用湿热炎毒理论验案略举一二,与同道共勉。
1 病案举例
1.1 风丹 李某,女,7岁诊。主诉:周身皮肤红色风团、瘙痒3 d。3 d前患儿过食零食后感脐周疼痛,次日全身皮肤出现红色风团,瘙痒剧烈,服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未缓解,口渴,尿黄,神情倦怠,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数。此为脾胃湿热,风毒内侵之证。法当除湿清热,抗炎解毒,调和脾胃。药用陈皮、白蔻、焦栀、黄连各3 g,苏叶、藿香、竹茹、丹皮、赤芍、僵蚕、川楝子各10 g,山楂、建曲、黄芩、延胡索各15 g,二芽、生地各30 g,蝉衣20 g,1剂。外用药:生地、玄参、千里光、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蛇倒退、青蛙草各100 g,苦丁茶30 g,煎汤外洗。次日复诊,风团明显减退,舌质淡红,苔薄腻,原方加排风藤30 g,2剂而愈。
按:患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水湿不运,湿郁化热。脾胃脆弱之时感受风毒,风、湿、毒充斥肌体,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干及血络而发[1]。内服药以黄连、焦栀、黄芩清热燥湿解毒,苏叶、藿香、陈皮、竹茹、白蔻、楂曲、二芽等芳化消导之品除湿健脾,两组药物合用能消除脾胃湿热,使其不逗留腠理;僵蚕、蝉衣疏透腠理之间风毒,生地、丹皮、赤芍凉血分之热。如此能使皮毛腠理之间的风、湿、热、毒消除,再配合清热凉血解毒之外治药物,收效甚捷。
1.2 鹅口疮 郭某,女,1岁诊。主诉:发热伴口腔糜烂5 d。初起受凉,体温逐渐升至39 ℃,烦躁不安,面赤,拒食,口颊、舌边糜烂,白色物覆盖,尿黄,舌质红,苔黄微腻,纹紫。此为湿热炎毒循经上扰,熏灼口舌之证。法当清热除湿,抗炎解毒。药用石膏30 g,知母10 g,黄连3 g,黄芩、银花各15 g,荆芥10 g,青蒿、板蓝根、大青叶各20 g,玄参、山楂、建曲各10 g,二芽30 g,白蔻3 g,1剂。药后体温降为38 ℃,口糜、烦躁等明显缓解,能进流质饮食,上方去荆芥、楂曲,加苏叶、藿香各10 g,陈皮3 g,1剂。药后热退,哭闹止,口舌糜烂基本消失,药用石斛、玄参各15 g,石膏30 g,知母10 g,黄芩15 g,川木通10 g,连翘6 g,僵蚕10 g,山楂、建曲各15 g,二芽30 g,白蔻3 g,2剂,诸症愈。
按:小儿体属纯阳,蜀中为潮湿之地,受凉后湿热毒邪迅速内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循经上扰。以辛寒清气之石膏、知母、青蒿,苦寒降火之板蓝根、大青叶,燥湿解毒之黄连、黄芩、银花,运脾化湿之白蔻、楂曲、二芽,领邪外出之荆芥共同配伍,使郁困于脾胃之湿、热、毒逐渐消除;二诊时加强芳化之力,同苦寒药配伍不至于耗损脾胃;三诊时热势得挫,苦寒之品逐渐撤退,增加养阴之味,全局处方以固护脾胃为治。
1.3 泄泻 王某,男,1岁诊。主诉:便次增多4 d。大便每日2~3次,粪色黄褐,中有黏液,大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0~5个/HP,输液治疗症状无缓解,肛周红赤,哭闹不安,舌质红,苔黄微腻,纹紫。此为湿热蕴毒,阻滞胃肠之证。法当清热燥湿,解毒导滞。药用白头翁20 g,黄连3 g,黄芩15 g,生大黄、熟大黄各6 g,广木香、厚朴、陈皮各3 g,马蹄草、马齿苋、马鞭草各30 g,川木通10 g,车前草30 g,白蔻、山楂、建曲各10 g,二芽30 g,1剂。药后大便次数减少,黏液消失,原方加香薷、苏叶、藿香各10 g,2剂后复查大便正常,诸症愈。
按:泄泻多起于饮食不洁,湿热邪毒内蕴,合污下趋肠间所致[1]。当以清热燥湿、解毒导滞为主,通因通用,以白头翁、黄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工程图集规范 .docx VIP
- 一种钛合金离子渗氧的方法.pdf VIP
-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认识自然物和人造物》说课课件.pptx VIP
- 2025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刮研方法与 技巧.ppt VIP
- 摄影笔记完整版.docx VIP
- 工课:即将失传的轴瓦刮研-王震.pdf VIP
- T_CEA 0052.2-2025《电梯电缆及线束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电气性能》.docx VIP
- T_CEA 0052.1-2025《电梯电缆及线束试验方法 第1部分:机械物理性能》.docx VIP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