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水县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生态文明设探析
习水县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探析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本文对习水县?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效益进行了总结。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特征;效益
习水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川黔渝结合部的枢纽地带,东连贵州桐梓县、重庆綦江区,西接贵州赤水市,南近贵州仁怀市、四川古蔺县,属大娄山系和长江流域。习水县地处大娄山山系西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过渡地带,境内属中山峡谷地貌,地势东高西低,最高处海拔1871.9米,最低处海拔275米。习水县地处黔中经济区与长江流域经济圈的衔接带。习水交通通信设施齐全。习犁路、习赤路、茅习路、马合路、遵赤高速,构建了通向重庆、成都、贵阳、遵义的出境通道,成为黔北通向渝川的枢纽和咽喉。县城所在地东皇镇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东南至遵义218km,距贵阳368km。人口17万人,面积1060平方公里,2011年人均收入3900元,2012年人均纯收入4300元,属较贫困的农业(林区)乡镇;区域欠发展。群众守着很好的生态环境过着穷日子、苦日子,需要改变,当地党委政府没有好的产业支撑,经济也发展不起来,也需要改变。因此,在习水县进行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1.基本社会情况。?部生态园区位于习水县东北部,北临重庆市江津区蔡家镇、綦江区郭扶镇,东与重庆市綦江区丁山镇接壤,南达习水县官店镇,西与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四屏镇相邻。园区辖坭坝乡、寨坝镇、大坡乡、三岔河乡、仙源镇和双龙乡6个纯农业贫困乡镇,面积1060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6473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19%,2012年以前人均纯收入不足2500元,当地农民生活比较困苦。海拔800~1885米,年均气温13℃,年降雨量1000毫米,植被覆盖率达72%,对于发展旅游业有非常好的基础。
2.生态资源和气候情况。平均森林覆盖率??过70%,负氧离子比城区高1000余倍,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区域达171.4平方公里,与四川福宝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重庆江津四面山风景区共同构成了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被誉为“森林天地,物种宝库”。园区内可开发建设的景区有飞鸽国家级森林公园、丹霞谷AAAA景区、清溪沟AAAA景区、?部国古遗址、中国杉王等;气候方面,园区地处高半山地带,地质地貌发育独特,海拔850至1400米之间,总气候类型属中亚带―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年极端温度-8.6℃至32.4℃,年均气温12.6℃,全年无霜期约270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4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28%-91%;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夏季气温比重庆主城区低12℃。重庆素有“火炉”之称,超过40℃天数达60天;园区平均气温13.6℃,最高气温32℃,园区最高点海拔为金顶山山顶1645.0米,最低清溪沟海拔为820.0米,海拔1000米以上区域超过700平方公里,是重庆、成都、泸州市民避暑纳凉的首选地,是最宜人居、养生、疗养、养老的地区。
3.区位和市场需求。园区与重庆市江津区、綦江区、四川省合江县、古蔺县毗邻。距重庆市区约120公里,距遵义市区180公里,泸州150公里,目前遵赤高速公路通车,连接泸州的高速公路也即将建成。江津经习水至古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即将开工,该高速建成后与重庆可形成1小时经济圈;近年来,川南地区、重庆地区、低海拔河谷地区气候炎热异常,人们通常在暑天出外度假避暑,避暑度假市场正在形在,据统计,2012年市区均收入达5000美元的有近800万人以上,达到度假需求收入,出游率22%,2015年预计可达1200万人,出游度假率可达35%,避暑度假已成为重庆市民的一种刚性需求,伴随城市建设加快,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出游人数还会增多。2011年始,重庆周边避暑度假旅游日趋火热,加之江习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渝黔地区开发商纷纷进入规划区,以乡村旅游名义流转土地开展度假项目建设。
二、本地区园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1.和谐性。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相统一的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