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皮炎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虫皮炎临床体会 【摘要】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常与脂溢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酒渣鼻等混淆,以至于缠绵不愈。临床应细心鉴别,对症治疗,方可收获疗效。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毛囊虫皮炎;中西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139-02 毛囊虫皮炎又称蠕形螨、毛囊螨,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种永久性的寄生螨[1]。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的毛囊虫均以吸食脂肪为生,多数学者认为可不予区分。该病临床初期表现为面部轻度发红,逐渐明显且持久不退,以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丘疹、脓疱、结痂、脱屑、皮肤瘙痒灼热等。导师刘爱民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在治疗毛囊虫皮炎中,有独到见解,笔者仅就此略述一二,以飨同道。 1发病及临床表现 毛囊虫皮炎好发于颜面部,特别是鼻部、鼻唇沟;其次为额部、口周、颊部;颈部及肩背部也可受累。毛囊虫常群集寄生,一个毛囊内可多达十余条,以脂为食,怕光,对温度敏感,最适宜温度是37℃,故皮脂腺分泌旺盛、温度适宜的面部是其主要寄生部位。一般情况下,并无明显的致病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比如皮脂腺分泌较旺盛的患者,虫体繁殖增多,其代谢物或死虫崩解物可刺激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产生潮红斑,逐渐明显且持久不退,以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丘疹、结节等,自觉瘙痒、灼热。随着毛囊虫不断繁殖,可逐渐引起毛囊肿大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张和延伸,甚至增生肥大,形成鼻赘和肉芽肿。毛囊虫的进出活动,易使化脓性细菌侵入,产生脓疱、疖肿等。近年来研究显示,毛囊虫皮炎发病与加重和宿主免疫、内分泌状态及精神、饮食密切相关[2-3]。 2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镜检毛囊虫阳性或口服杀虫药效果明显即可诊断。虽然在面部毛囊虫皮炎患者中,镜检阳性率很高,但亦有假阴性。这可能与毛囊虫镜检有一定难度、毛囊虫皮炎的阳性检出率受检查方法、时间、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关[4]。若治疗效果不佳可试用杀虫药。值得注意的是,毛囊虫皮炎常常以脂溢性皮炎、口周皮炎、酒渣鼻等相混淆,以至于患者四处求医未效,故诊断应慎重。 3治疗 导师刘爱民教授通常思路开阔,不拘泥于古方,用药精简力专,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虫皮炎,疗效颇佳。跟师学习过程,笔者收益匪浅,现略述如下。 刘爱民教授认为毛囊虫皮炎诊断至关重要。其发生是虫邪侵犯机体,加之饮食情志失常致脾胃湿热,肝气郁结,郁热化火,或素体脾胃虚弱,运化无能,积湿生热,气火循经上扰,亦或外受风邪均可导致或加重本病。发病初期患者以肺胃郁热为主。亦有许多患者反复发作,于四处治疗未效,方来刘教授处诊治,此类患者除病程缠绵外,多因之前用凉药治疗,伤及阳气,但皮损仍红,或有脱屑、脓疱,故表现为寒热错杂证。 3.1肺胃郁热证皮损仅为潮红斑,若隐若现,少许丘疹,皮肤发痒。治以清肺胃之热类药为主。 病案举例:患者杨某,女,25岁,2015年2月20日初诊。以面部反复红斑、少许丘疹伴轻痒1月余为主诉来诊。曾去某医院以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未效。来时症见:双面颊及鼻部淡红斑,少许丘疹。喜食辛辣油腻。纳眠可,脾气急,大便稍黏,日1次。舌红,苔腻淡黄,脉尚可。镜检毛囊虫(+)。组方:辛夷花10g,黄芩15g,荆芥10g,连翘15g,石膏30g(先煎),赤芍12g,苦参9g,甘草6g,苍术15g,陈皮9g。15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配合甲硝唑0.2 Tid po、烟酰胺0.2 Tid po、多西环素0.1 Bid po,外用甲硝唑乳膏,治疗一周皮损明显减轻,两周愈,回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方中辛夷花入肺、胃二经,可解肺胃郁热,且诸花皆升,可达头面,宣发肌肤郁热;黄芩、连翘归肺经,清热解毒,黄芩兼入胃经,配伍陈皮、苍术能燥湿,连翘配伍荆芥疏散风热;石膏专清肺胃之热,赤芍清热凉血兼解肝郁,苦参清热杀虫。组方甚是精妙。 3.2寒热错杂证皮损表现为红斑、密集丘疹、脓疱,伴脱屑、瘙痒灼热。此类患者多系失治误治。此类患者不但需清上焦之热,还应顾及中焦。方以黄连汤加减:黄芩、黄连、荆芥、连翘、干姜、公英、桑白皮等。临床根据患者症状,灵活加减应用。如大便偏干可加适量大黄以导湿热从大便而去;脾虚重者除清上温下、祛风止痒外,应侧重健脾除湿;兼有脾气急躁、脉弦者应加柴胡等。若患者面部红肿较甚,脓疱多,可予公英、龙胆草、马齿苋等清热解毒类药物湿敷(以纱布蘸药汁拧至不滴水为度,每次10min,并如此重复2次,每日2~3次)。 病案举例:患者王某,女,38岁,2015年2月28日初诊。以面部反复红斑、丘疹、脓疱,伴脱屑、瘙痒4年,加重2月为主诉来诊。经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煤矿安全规程新旧修改条款对照学习课件.pptx
-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后作业题— 高一化学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ZY_T 001.8-1994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pdf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押礼先生交礼时的讲话雅词集锦.docx VIP
- 佳能微单eos m3使用说明书-新.pdf VIP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首都师范)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品管圈PDCA参赛作品-血透中心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合格率医院品质管理案例(1).pptx
- 《东莞市普洱茶干仓仓贮技术规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