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及数值预报产品应用 摘要:本文利用欧洲中心和我国T639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临沂市实况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2年3月17日发生在临沂市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 关键词:水汽条件;风力条件;层结条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European center and Chinas T639 NWP product information, Linyi city live data and radiosonde data, occurred on March 17, 2012 in Linyi City, a heavy fog weather process diagnosis analysis. Key words: water vapor condition; wind conditions; stratification conditions 中图分类号:P41 引言:临沂市处在沂河冲积平原中部,为雾多发区,属雾灾脆弱性次高值区。大雾不仅能引起交通事故,而且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临沂地区近30年(1981年-2010年)的年平均雾日数为30.0天。3月份临沂地区雾的日数平均为1.7天,最多为6天。近些年来,随着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的增多,临沂出现大雾天气的频率比往年更高,特别是前期有降水产生,更容易引发大雾天气。各地关于雾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比较多,前人已经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由于雾的成因复杂,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仍缺乏有效的预报方法。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17日临沂大雾前期各种物理量的诊断分析,以期对这类前期降水引发大雾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一、资料来源和天气过程选取 临沂本站2012年3月16-17日整点自动站温度露点差、相对湿度、10分钟平均风场、总云量数据,临沂本站周围徐州的16日20时和17日08时t-logp探空资料,欧洲中心和我国T639数值预报模式在16日08时起报17日08时数值预报产品。 二、本次大雾实况及形势背景 3月15~16日临沂市出现小到中雨降水过程,平均降水量为10.6毫米,近地面空气湿度较大。3月17日早晨,临沂市区和各县区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天气,其中沂水、平邑、苍山最小能见度不足50米。(见图1) 图13月17日08时地面实况图 通过分析归纳,临沂大雾的天气形势主要有5类:锋前均压场型、弱高压或脊型、鞍形场型、高压入海型和倒槽(低压)前部型。分析此次大雾形成的原因,前期降水使得近地面层湿度较大,地面为典型的鞍形场型均压场(如图2),临沂上空1km以下有逆温层存在,有利于大气层结的稳定。之前临沂总结的鞍形场均压场类型特征为:(1)鞍形场范围在30-40°N,110~120°E(见图2);(2)临沂位于鞍形场中心(见图2);(3)850hpa风场较弱,风向较乱(见图3)。在此类型的天气背景下,天气晴好、风小、空气湿度大,夜晚易出现大雾。 从17日05时海平面气压场可以看出,鞍形场范围在30~40°N,100~130°E。存在两个低压中心,一个位于朝鲜半岛,另一个位于河套地区以西,临沂位于鞍形场中心,气压场构成鞍形。850hPa风场较弱,并且在临沂地区周围风向不一致。这种均压场和850hPa的风场分布基本符合经典的鞍形场型,有利于大雾形成。 图23月17日05时海平面气压场 图33月17日08时高空850hPa风场 三、要素场诊断分析 1.近地面层实况气象要素演变分析 通过自动气象站定时记录查询,16日14时临沂温度露点差为4.9℃,相对湿度为72%,西北风10分钟平均风速3.5m/s,能见度6.0km,总云量10,已经形成轻雾;16日20时临沂温度露点差为1.1℃,相对湿度为82%,西北风10分钟平均风速2.1m/s,能见度3.0km,总云量5;17日02时临沂温度露点差为1.0℃,相对湿度为93%,西南风10分钟平均风速1.6m/s;17日08时临沂温度露点差为0.6℃,相对湿度为96%,东北风10分钟平均风速1.5m/s,能见度0.2km,已经形成大雾(见表1)。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16日白天,已经达到轻雾标准,相对湿度较大,不利的是温度露点差较大。到16日夜间,云量开始减少,温度露点差也逐渐变小。近地面风向由西北风逐渐转为西南风,之后又转为偏东风,风向的转变有利于南方和海上水汽的输送,使得相对湿度不断增大,与此同时风力也逐渐减弱。 表1近地面层实况气象要素演变 2. t-logp图分析 图43月16日20时徐州t-logp图 图53月17日08时徐州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