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文本 体悟趣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读文本 体悟趣味

细读文本 体悟趣味   摘 要: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如何细读文本,引导学生体悟趣味:细枝未节处揣摩,平淡无奇处挖掘,不合逻辑处联想,权威言论处质疑,对比异同处赏析,无关紧要处丰富。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文本细读;趣味;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76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然而,调查数据显示:以色列每年人均读书是55本,俄罗斯是50本,美国是44本,中国只有4本,而且百分之九十是教参和教科书。北师大肖川教授在他的教育随笔《用心培育一个读书的民族》中分析了国人不读书的四大原因:物质的时代,大家静不下心来读书;长期的思想专制使人们头脑禁锢,才情枯竭;没有从小培养阅读的习惯;中国文化对官本位的文化,对纯粹理性和精神超越缺乏强烈而深刻的追求。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我想这与学生阅读审美水平低下、能力不高、体会不了阅读的趣味、享受不到阅读的乐趣不无关系。下面我就如何从教科书中读出趣味,谈谈六个方面的尝试。   一、细枝未节处揣摩   文本解读与文言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字都不能放过,特别是那些很有意韵,很有讲究的关键字眼和细节之处。鲁迅先生的《祝福》在文章开篇这样描写祥林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拄着的竹子“下端开了裂”,说明什么?使用时间之长,沦为乞丐时间之久,更为重要的是,这竹子之所以“开了裂”,是因为它几乎承载了祥林嫂的体重。这又说明了什么?她已经到了没有竹子的支撑几乎寸步难行的程度,只有行将就死的人才会如此。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他浪漫的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神奇的仙境,其中有诗句云“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为什么用“纷纷”这个词语呢?说明仙人来了很多。这么多仙人来,不就是为了迎接李白吗?这样,仙境与人间,理想与现实就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可见李白的不得意,在这里就可窥见一斑。   二、平淡无奇处挖掘   学生在阅读文本或听教师串讲文本思路时,不太容易看出文本平淡无奇的与众不同处。如果学生养成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无疑会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如《氓》这篇文章,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为何要不一致?从“氓”“子”“士”“尔”等的变化,正展示出女主人公对男子感情的变化,也写出了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   三、不合逻辑处联想   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均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但我们在欣赏某些作品时却感觉逻辑不顺畅,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文本,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从文本中找出相关的依据来“自圆其说”。如曹操在《短歌行》有开篇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这里我们就有疑问,既然是“对酒当歌”,就应该是开怀畅饮,无限欢乐,又怎么会生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呢?这就需要我们用生活的经验去丰富和补充:当我们身处欢乐时光中,往往有时间飞逝之感,因此下文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承接,文意就显得顺畅而合理了。   四、权威言论处质疑   当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参怎么说,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该怎么办呢?教师不仅要广泛浏览,博采众长,还要独立思考,自我体验。例如不少赏析文章在分析《氓》的结尾“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时,一般都认为是女子对男子的决绝。但事实是,这时候,女子已经被迫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男子早已经与女子决绝了,还用得着女子与男子的决绝吗?应该是女子终于想明白了,她要和过去的自己以及情感做出一个了断。在分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有不少参考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指出这篇文章是时代背景和特定历史时期在作者内心中的反映。如果我们抛开政治色彩,单从人性角度去赏析这篇文章,就会展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天地。这篇文章是不是也可以解读为一个拘谨的有文化的男人刻意寻梦的过程,表现的是人的哲学困境。   五、对比异同处赏析   文章漂不漂亮,有时候可以在增、删、换字句中体会,也可以通过类似语句的对比进行感悟,从而感受不同的美。就拿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来说,他们都有一个相类似的“安”字句,无论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是名传千古的佳句。但是,一对比,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前者多关注自我,而后者关注“寒士”,两者的境界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六、无关紧要处丰富   对文体的解读不单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