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宣传片中看到“我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城市宣传片中看到“我城”

从城市宣传片中看到“我城”   城市宣传片要在短短几十秒中将一座城市的魅力展现给观者,是“戴着镣铐舞蹈”的技术活。而多数制作者顾此失彼,也透露出国人对“真正的城市魅力是什么”的误解   本刊记者 龙腾飞   “竹林、流水、拱桥,美女撑伞袅袅婷婷走来,汉子在桥下抬头张望,傻笑3秒;镜头切出,4倍速;快速闪现城市大马路大楼房,车流如梭;领导在接见投资商;工人在流水线上辛勤工作;中外学生在快乐交流;老外流连在酒吧一条街;然后是火锅拉面烤串煲仔饭一通胡吃海喝!镜头徐徐闪回,竹林、流水、拱桥,美女和老外……”   有人在“知乎”上贴出了上述城市形象宣传片《制作宝典》,赢来上千网友的追捧。有人说,套用此《宝典》,再融入各地名胜古迹,基本上就是一则“八九不离十”的城宣片。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展现一个城市个性的另一扇窗,推窗识城,让很多人从中看到了另一个中国。   讲不好故事就拍山水   “这里弥漫过甲午战争的硝烟,这里被秦始皇称为天之尽头,如今,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之一――威海,CHINA!”1999年3月,一个仅有30秒、20多个镜头的风景短片登陆中央电视台,让国内外的观众很快记住了威海这个滨海小城。   威海简直是“无心插柳”。当年拍片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新兴旅游产业,但出乎意料的是,广告片一经播出,籍籍无名的威海名声大振。后来,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传短片被称为城市形象广告,成为了“中国第一”。   其后10年,中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一直保持井喷态势。从目前见诸各类媒体的城市宣传片来看,一线城市最“高端”,例如北京和上海都登上了美国纽约的时报广场;二线城市力度大,效果好,比如大连近年来一直在央视重金投放城市形象广告;三线城市的跟风热情最高,投放广告的频率节节攀升,例如浙江宁波、山东聊城两个城市,近两三年逐渐成为央视的广告大户;四线城市因财力所限,投放运作城市形象广告的现象还不够普遍,但“黑马”迭出。以浙江义乌、福建石狮、四川阆中等“黑马”城市为代表,不仅打出了城市的知名度,也“秀”出了城市个性。   在中国,人们钟爱带有故事情节的宣传片。张艺谋的镜头下,一个男人为了奶奶的梦想来到成都,用DV拍下自己的见闻以及对这座城市的感受,男主角在成都流连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已经对成都着迷了,告诉奶奶自己还要留在成都感受几天,广告片结于“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老谋子”是讲故事的高手。他镜头下的成都摒弃了“橱窗式”展示的固有手法,从人出发,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第四城”的名头叫响多年后,成都一直在城市形象方面寻求突破,其间摇摆于多个城市定位。这则宣传片的传播效果之好,多少有些出乎当地政府的意料。其后,诸如“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等一系列的民间演绎,也证明该宣传片得到了本土的认可。广告界人士分析,成都宣传片的成功,是因为代入了“外来者”的视角,用“陌生化”的手法使城市个性得到戏剧性的彰显。   有张艺谋珠玉在前,“讲故事”的手法随后被不断效仿。2006年拍的烟台城市宣传片《爱在烟台,难以离开》就对一个真实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居住在英国的周大祥,念念不忘1983年在烟台砣矶岛遇险时于他有救命之恩的老船长。他的孙子周明,去烟台谈生意时带着爷爷的嘱咐寻找这位船长,通过周明的足迹看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烟台。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城市宣传片缺乏创意和个性,只是对城市进行浮光掠影式的扫描,“讲不好故事就拍山水”成为城宣片的不二法门。其结果是若想在一堆宣传片里快速找到自己的城市,恐怕很难。   如果一个词可以概括中国城市宣传片的现状,“走马观花”再恰当不过。景点的快速扫描是宣传片的惯常技法――北京是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北海……上海是东方明珠、外滩、白渡桥……这种浮光掠影的景点堆砌在城市宣传片中很常见,大多数城市还停留在风光明信片的水平,对城市个性的展示十分抽象。难怪乎人们看过之后,得到的是“千城一面”和“似曾相识”的观感。   航拍大远景、高饱和度色调、标志性的人物笑脸是城宣片的三大法宝,制作者深谙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如果不在关键时刻抛出城市标识,基本上就分不清这到底是上海还是深圳,是苏州还是杭州。结果,你在无比熟悉的场景中,看到的往往是“他的城”。   舍得砸钱的底气   世界级营销管理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在这个全球化的、充满竞争的市场中,无论已建立的还是正在崛起的城市,如果想要为人所知或与众不同,就必须学会如何让人们思考:本地如何去吸引游客、工厂、总部或有技术的工人?”   中国的城市营销者多是科特勒的拥趸。城市要营销,宣传片是最好的载体,因为它能带来最直观和鲜活的感受,引发大家对这座城市的兴趣。在城市营销者的践行下,从城市形象宣传的策划主体、制作手法和传播路径中,无不透露出一套城市营销的中国逻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