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docVIP

基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要依凭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作品讲析,培养大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和写作的冲动,把握做文章的形式技巧,做到“言之有物”;另一方面,为弥补这门课程授课周期较短的缺憾,可以从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着眼,精心开列课外阅读书目,认真指导阅读方法,并结合阅读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进一步把阅读体验转化为写作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076-02      大学语文作为大学非中文专业的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重视大学语文的工具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有意识地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的成才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文的写作示范性   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目基本上都以中外文学经典篇目为主体,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主要以讲授这些作品为主。这就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也只能格外重视阅读教学环节。   (一)注重大学生感性体验的培养   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的反映,是作家在一种倾诉欲望和创作冲动下表达社会人生认识和个体生命感受的产物。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家的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同时,这种阅读教学中感性体验的培养又能激发学生的表达和写作欲望,令他们在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做文章最基本也是最难得的构成要素――真情实感。   一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借以培养一种文学的敏感和写作的冲动。例如,话剧《雷雨》有着丰厚的审美意蕴,却常被简单论定为“暴露了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这层题旨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四幕剧中到处充斥着的蝉噪、蛙鸣、雷响,让你有怎样的感受?”“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因饱受压抑而躁动不安,都怀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但最后每一个人的希望都破灭了。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领会曹禺本人不止一次申说过的意思:“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学生对话剧《雷雨》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后,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生命的存在有怎样的感受?你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对隐秘宇宙的恐惧?”如果学生真的有所感受,那么在这样的机缘下布置的作文应该就不会让他们感到为难,而且他们很可能会写出痛快淋漓的好文章。   二是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作品体会真实的社会人生,弥补他们阅历不足的缺陷,使他们的文章变得言之有物。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井底引银瓶》、陆游《沈园二首》、鲁迅《伤逝》等,这些作品都以可以引发学生对旧时婚恋悲剧及女子命运的感悟与思索: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就不能在一起?习俗的力量和爱情的力量到底哪个更强大?爱情本身是否就充满了矛盾?钱钟书《围城》、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作品探讨的则是人生困境:这不同于卡夫卡的形而上的困境,一切是如此具体而真实,到处是无从逃避的庸俗和卑琐。如何才能从这样的困境中振拔而出,做一个清清爽爽的人?教师在讲授和组织学生讨论过程中,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就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反复训练,学生作文中“言之无物”、议论生硬、抒情浮泛的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二)注重作品的形式分析   这直接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做文章”。一种情况是一般文学性散文,文学和技巧可以直接为大学生写文章所模仿。如“闲适冲淡”可学周作人,“明净淡雅”可学朱自清,“华美缠绵”可学徐志摩、何其芳,“幽默诙谐”可学林语堂,“雄辩有力”则非鲁迅莫属,杨朔散文的写法对初学写作的学生可能有益,而巴金《随想录》信笔所至,则给学生另一种启示。   另一种情况是小说、戏剧或诗歌,这几种文体不能为大学生写文章直接借鉴,但同样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文笔。例如,汪曾祺小说特别善用闲笔。《受戒》中作者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描绘“荸荠庵”中五个和尚自由自在的世俗化生活,似与“受戒”全无关系,但这闲笔并不闲,如若没有这些笔墨,小和尚的“受戒”及爱情就无从说起。这种写法用在散文里也一样会效果非凡,轻松诙谐的笔致同样能成为大学生写作的养料。   对诗歌的讲析更能引起学生对作品形式技巧的关注。如王维《终南山》对绘画技巧的借鉴;杜甫《登高》以景写情的壮观;李贺《秦王饮酒》的通感;苏轼《百步洪》的博喻;徐志摩《再别康桥》缤纷的辞藻,清新的意象;戴望舒《雨巷》首尾呼应、若断若续又一韵到底的回旋等等。这些都可以为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