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时代博物地了解一方土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科学时代博物地了解一方土地

在科学时代博物地了解一方土地   本书属个人游记,写自己所见的夏威夷植物。   徐霞客峰峰手摩足抉,山水人文,妙笔摹画;奥斯贝克异域探察,植物风物,不嫌琐碎,一一收录。就游记而言,他们的著作体裁一致,性质相似,都属广义的博物。我写夏威夷植物,相对收敛,也是在博物的层面耗时费墨。   徐弘祖、怀特、梭罗、比安基、普里什文、利奥波德、狄勒德等对大自然的娓娓叙述从来就是我记录植物的动力,但他们的文字功夫恐怕是我一辈子也修炼不得的。我的书可能更像英国植物学家哈金森的《一名博物学家在南非》,但人家是植物学大佬,我只是植物爱好者。本书更恰当的名字似乎是《一名植物民科在夏威夷》!   在中文世界或许还没有人像我这样看和这样写夏威夷的植物,在中国还没有人像我一样在“生物多样性的刑场”(威尔逊语)刻骨铭心地体会夏威夷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的矛盾。作为边界清晰、范围有限的海岛,夏威夷仍然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有关地壳变迁(如活火山)、生物演化(如适应辐射、生态危机)、民族文化融合的理想研究之地。到夏威夷参观、访问、考察以及专程看花看鸟的中国人会越来越多,也许本书可以帮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夏威夷。   书名《檀岛花事》中“檀岛”一词狭义上指美国檀香山(即火奴鲁鲁,梁启超称之汉挪路卢)所在的瓦胡岛,广义上指夏威夷群岛。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原名《汗漫录》)中说:“东坡在琼州有句云: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此二语可以移咏檀岛。竹林果园,芳草甘木,杂花满树,游女如云,欧美人谓檀岛为太平洋中心之天堂,非虚言也。”   中国越来越在乎周边及更远的海洋,多了解一点夏威夷是应该的。2011年11月10日,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国会东西方中心(位于夏威夷大学东侧)发表演讲,其中说到:“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凭什么?美国的确是太平洋国家,中国也是。不过,美国的夏威夷位于太平洋的正中央(我想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这一点),而原来夏威夷是独立的共和国,直至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中国人“自古”就与夏威夷有往来,学者甚至考证夏威夷土著人本来就是从江浙一带辗转过去的。   浩瀚的太平洋正中间“漂浮”着夏威夷群岛。它们与地球上任何一块大陆都不近,距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约6900千米,距东京6100千米,距斐济5000千米,距塔西提4400千米,距旧金山3800千米。   电影《夏威夷生死斗》的故事是编造的,但其中的旖旎风光却是真实的。我到夏威夷,不回避美景,但说实话,并不是冲美景而来,我在乎的是植物。   球上有洋,洋中有岛,   岛上有山,山中有植物,   非常特别的本土植物。   循着希拉伯兰特、洛克、圣约翰的足迹,   穿灌丛,钻幽谷,攀尖岭;   餐风宿露,草木相伴。   不为一生一世的拥有,   只为今朝的短暂凝视:   Loulu,Huluhulu,Hapuu,Lapalapa,   Koa,Kawau,Kanawao,Haha,   Iliahi,Wiliwili,Ahinahina,   Ohai,Ohe,Ohelo,Ohia lehua!1   认出了你,甭管我是谁。   我知道你的特别,   一花一叶,一萼一蕊。   这本关于夏威夷植物的书,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的,想延长自己的体验,为自己的经历保存点资料。时间长了,它也能起辅助记忆的作用。   本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记述的多是非常具体的草木。我小时候写过一段日记,后来不写了。到了夏威夷,不知为什么突然又写了起来,从2011年8月8日抵达檀香山到2012年7月13日返回北京,我留下了较完整的日记。可能是因为时间充裕、比较悠闲,更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植物。此书是在当时的电子日记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整理过程最耗时、最费精力的是鉴定、确认植物名称。原始日记中记录的植物名称有的是未落实的(当时只用代号标明),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不准确的,现在要逐一落实。为了某一种植物,我可能要用三秒钟、一分钟、两小时、三天甚至几星期查资料。可能许多人(特别是业余博物学爱好者)都有这样的感受:野外考察总是快乐的事情,室内整理图片、标本、学名则经常令人头痛。实际上,也未必全如此,也可以享受混乱-焦虑-挫折-克服-愉悦的过程。整理到第4个月,有些烦躁,“何时才能整理完?”可是,接近尾声时,又希望延续这种过程。看着那些照片,仿佛在故地重游。   刚到夏威夷时,我这样一位北方佬完全不熟悉那里的植物,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本土的,第一次到夏威夷,自然陌生;外来的,来自世界各地,姹紫嫣红、眼花缭乱,相当部分也是第一次碰见。夏威夷最有特色的植物是桔梗科半边莲亚科的一系列木本植物,此前从未见过。不过,当在野外看到它们的果实,一下子就想到了广西大明山上地表生长的铜锤玉带草,它们的茎、叶差别如此之大,但果实非常相近。在别处,不大容易见到木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