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下澳门早期海洋文化意识
全球化下澳门早期海洋文化意识 [摘 要]澳门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东西文化交汇、中葡文化融汇,构成澳门海洋文化的一大特色。澳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文化特区”,使澳门海洋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具有双向辐射的特殊作用。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对澳门海洋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澳门海洋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中华文化发展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球化;澳门;海洋;文化意识 岭南文化作为中国最具原创性的几大地域文化之一,其原创主要渊源在于海洋文化的最早发育,在于它最早开拓和发展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网络的主线“南海丝绸之路”,而深刻影响其文化的各个领域。屈大均说“且广东之地,天下尝以岭海兼称之”,[1]不仅在于其地理,更因其海洋文化的发达。 一、澳门早期的外来文化碰撞 自16世纪以来,葡萄牙与欧洲各国向东方拓殖。澳门三面环海、直通大洋的地理位置,成为西方商人踏足中国的一块洋面与陆地。1553年~1559年,葡萄牙人藉口借地晾晒,“来则寮,去则卸”,以至“列廛市贩”,澳门逐渐成为贸易市场和定居基地。1559年,“倭寇”侵扰浙、闽等省蔓延粤境,“始禁番商及夷人,毋得入广州”。一段时期里,广州禁止对外贸易,而原来在成化、弘治年间逐步建立的在珠江河口外的海澳湾泊贸易模式(即对进入广州的番舶有所限制,安排他们在珠江河口两岸的海口湾澳停泊,顺势将非朝贡的贸易行为限制在海口沿岸湾澳进行),至嘉靖年间葡萄牙人东来后澳门贸易加强,“诸澳俱废”,转为变相以澳门为唯一口岸的贸易模式。[2] 16世纪初葡萄牙人率先叩关引发西方早期殖民者涌入广府,海外语言也大量进入粤语。澳门形成“中华拉丁”的文化特色。广府方言受英语的影响更显著。“菲林”(film)、“波”(ball)、“贴士”(tips)、“泡打粉”(powder)、“晒士”(size),历史都比较长。一些单词作为构词素产生了众多的复合词,如“波”构成波赛、靓波、波鞋等复合词。一些像是粤方言中土生土长的词亦有其海外文化底蕴。如“茶煲”是英语trouble的音译,其麻烦、棘手、令人头痛等意,与广府话“煲”所含很久、慢慢熬、拖延等意相吻合,堪称妙译。 文化软实力积淀到一定程度,便成为深刻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西方早期殖民者选择广府作为基地拓展对华贸易,均有文化的考量。何博传分析葡萄牙人选择珠江口的澳门而不去长江口,鸦片战争英国人不要帝国的心脏而要海上丝路的咽喉,“那正是他们当时聪明过人的地方。因为他们了解,在海上丝路盛期,从珠江口出发的船队,穿过东南亚到欧洲往返,全是粤人天下,竟无欧洲人插足之地。”这就点明了广府开拓海上丝绸之路辉煌文化史的延续性影响。近代广东以广府为中心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广泛吸纳了海外文化尤其是先进的西方文化,工商业蓬勃发展,新思潮汹涌澎湃,盛产思想、文化巨子,产生了一大批深刻影响中国政治制度和近代化进程的思想成果和强国举措,它代表当时的先进文化开始海洋文化的“北伐”。 二、澳门“飞地”角色 16-19世纪的三百年间,澳门在近代全球贸易体系中扮演过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块特殊的“飞地”,清朝政府从未放弃澳门主权,葡萄牙政府对澳门进行局部的、有限的管治。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给世界各国的冒险家提供了大大小小的生存机会。以船民、通事、工匠、仆人为代表的历史小人物,利用澳门这个舞台与外部世界交流沟通,依靠日益繁盛的中外贸易谋生,熟练掌握和传播西洋文明的知识,甚至得到出洋的机会。这类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往往比读书人更具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更早走出中国和开眼看世界,对澳门乃至中国历史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着贸易的发展,澳门葡萄牙人需要相应的行政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最初,澳门的自治机构没有得到葡属印度总督的任何指示,管理模式类似于葡萄牙人在印度洋一带的商站建制,职能主要是商业性的,兼具一定军事职能,并与葡萄牙人的其他商站在贸易网络中共同运作、相互补充。1580年葡印总督从果阿派出了王室法官(又称判事官)抵达澳门,将葡萄牙法律延伸到澳门,澳葡自治机构才带上了葡萄牙海外行政组织的传统色彩。1583年,在萨主教的倡议和主持下,澳门正式成立议事会或称议事公局。1584年,葡印总督孟尼斯扩大了议事会的行政、政治和司法管理权,军事权则仍由巡航首领专掌,特殊重大事务由市民大会表决,王室法官和主教应邀参加会议。1586年4月10日,孟尼斯沿袭中世纪葡萄牙的市政组织模式,确认澳门为“中国圣名之城”,赋予澳门与葡萄牙埃武拉同样的地位,并授予澳门议事会权力,每三年一次选举官员、普通法官。1596年4月28日,葡萄牙国王颁令承认,澳门获得了“法令特许状”,享有埃武拉市同等的自由、荣耀和显赫。 澳门葡萄牙人以“商人共和国”的模式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