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语法框架下汉语中领主属宾句研究.docVIP

生成语法框架下汉语中领主属宾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成语法框架下汉语中领主属宾句研究

生成语法框架下汉语中领主属宾句研究   摘要: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句型,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其研究颇多,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拟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尤其以Chomsky最新提出的语段理论为出发点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认为,领主属宾句中的领有名词基础生成于由非宾格动词所投射出的[Spec,VP]位置,移位的原因是领主属宾句中vP的中心语具有非宾格属性,不能形成语段,因此最终领有名词移入[Spec,CP]位置,成为话题结构。   关键词:领主属宾句;非宾格动词;生成语法;语段理论   Abstract: Possessor ?subject Possessee-object(PSPO)sentence is a special sentence pattern in Chinese,and many researchers have done relative studies on this sentence pattern,among which there are some insufficiencies.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PSPO sen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ve Grammar,especially Phase Theory in it which is recently proposed by Chomsky.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possessor in PSPO sentence base-generates in[Spec,VP] which is projected by the unaccusative verb.Since the head word in PSPO sentence is unaccusative,it cannot form a phase,therefore,the possessor can move to[Spec,TopP] and become topic of the sentence.   Key words: Possessor?subject Possessee-object sentence;unaccusative verb;Generative Grammar;Phrase Theory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1.引言   “领主属宾句”指汉语中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句式,其最富有代表性的例子是:   (1)王冕死了父亲。   (2)工厂倒了一面墙。   在这两个例子中,主语不是直接的受事,宾语才是直接的受事。由于动词前后的两个名词具有非常明显的“领有/隶属”关系,郭继懋(1990)将这种句式命名为“领主属宾句”。   2.相关研究及不足   国内学者徐杰(1999)对“领主属宾句”和“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统一的分析――“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说”。他认为,(1)和(2)是经过转换得来的,它们的深层结构分别为(3)和(4)   (3)[e死了[王冕的父亲]]。   (4)[e倒了[工厂的一面墙]]。   徐接受了Belletti(1988)的结论,认为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可以从动词那里得到两种格,一种是宾格,一种是部分格,而领主属宾句中留在原位的隶属名词得到的就是部分格。   韩景泉(2000)认为领有名词本身具有“所有格”,它提升移位的目的在于为充当深层逻辑宾语的“领属名词+隶属名词”整个结构获取格位。领有名词移至表层主语位置获得主语格位,并通过语链将主语格位传给“语迹e(的)+隶属名词”这个深层逻辑宾语整体。   温宾利、陈宗利(2001),汉语中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的根本动因是,I0和DP具有强[D]特征。I0把DP吸引到[Spec,IP]位置,从而进行特征核查,即I0需要一个具有定指意义的DP来做句子主语。   朱行帆(2005)借鉴了Huang(1997)的轻动词句法(light verb syntax)理论,认为领有名词不是移位生成的,而是在底层结构时就在主语位置上生成的。并且,在主语与不及物动词之间有一个轻动词,这个轻动词是一个二元轻动词,它给主语指派题元角色,并选择VP做句子的补足语。   潘海华、韩景泉(2005)认为应该将领有名词看成是基础生成的“垂悬话题”,而其述语TP的主语位置应该是一个空位成分,如   a.[TopicP王冕[TP e死了父亲]]   b.[TopicP 工厂[TP e 倒了一面墙]]   在汉语中,非宾格动词前面的位置为主语位置,它是以空位的形式存在的,而这个位置又是非宾格动词后的名词词组入住的默认位置。因此,他们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