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孽子英译本叙事初探
《孽子》英译本叙事初探 内容摘要:《孽子》的英译本是由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于上世纪90年代初翻译,一经出版,便在当时美国的文坛引起了轰动。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叙事学视角下《孽子》的英译本。具体来说,就是从叙事学的叙述研究方向,对《孽子》的英译本做一个概括性的分析和评述,尤其是对译文在在叙事视角的转换,叙述接受者信号的释放和其功能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孽子》 叙事学 翻译 葛浩文 1.引言 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是在吸收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等文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叙事学,简单来说就是从叙述方式、结构模式和阅读类型等角度对叙事文本进行的一种共时、系统的形式研究。目前,研究小说的叙事艺术的论文很多,但是将叙事学引入翻译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具有创新的研究视角,能够有效的分析小说形式及其美学价值[5],是联系小说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讲述了台北新公园里以阿青为代表的一群被社会放逐的同志青年的边缘生活。此书于1990年由葛浩文翻译并在美国出版,多次重印。英译本《孽子》的巨大成功除了归功于葛浩文本身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外,叙事层面上技巧的运用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其通过文化省译,增译甚至改写包括某些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敏感词汇来适应目标读者的身份,通过事件重组,对小说的结构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以及调整句子的长短,段落的长短使译文发出一种表现出一种普遍适应的节奏,更为突出的一点是通过增加解释性的文字使小说的情节前后的连贯。所有这些对于小说叙事层面的处理都达到了一种“易读性”的原则。[1]本文将着重从这些方面出发,对《孽子》的英译本进行初步的探索,结合英译本的原文实例,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小说翻译的叙事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2.从叙述层面看《孽子》英译 本小节从叙事学的叙述层面对比《孽子》的中英文译本。叙事学中的叙述研究叙事文表达的形式,即构成话语的叙述方式和技巧。叙事文是在叙述过程中形成的,并在叙述中获得意义和价值。因此,译者在叙事层面上对于译文的处理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译者对观察角度的左右,材料的取舍,组构过程乃至语气的运用上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译文的面貌和色彩[2]。 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在《孽子》一书中,主叙述者是书中的主人公―阿青。根据热奈特的划分方法将视角分为三大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和外聚焦型。 例1:大概大家的生活都很困难,一家家传出来都是怨声。 译文:I guess life was tough on everyone, and that’s why almost all we ever heard were sounds of discontent.[3] 这一句话截取自《孽子》的第一章第五节,主要描述了“我”生活的那条小巷子的恶劣 的生活环境和人际矛盾。白先勇是用一种非聚焦型的视角,也就是从零视角去评析猜测的, 而葛浩文则在译文中增加了“I guess”,使其转换成了一种内聚焦的叙述模式。这种聚焦方式的转换主要是为了前后文的连贯。因为这一段在中文版很长,葛浩文将其分成了两段,这一句被安排在第一段的末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阅读中文会发现此段的前部分是用的全聚焦型视角,后半部分是内聚焦视角。 话语模式研究叙述与人物语言的关系,即叙事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根据人物语言与 叙述者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话语模式: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在翻译中如何处理人物话语模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这一细微而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进行成功的转换时影响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请看以下的例子: 例2:“我烧给我阿弟。” 译文:“For Buddy.” 例3:“编个《无臂刀》,把王羽那一条手臂也砍了。” 译文:“I’II call it ‘The Armless Swordsman’ we’II take off Wang Yu’s other arm.” 例4:“你这个小野仔,小杂种,你要了你阿母的命啦!” 译文:“You wild little brat,”she snarled,“you little bastard, you’re gonna be the death of me yet!” 例2和例3都是阿青和别人的两句对话,属于直接引语。译者在例2中把主语“我”给省略掉了,而在例3中又增加了两个主语“I”和“we”。面对同样的直接引语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其实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其目的都是使译文读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