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其他什么都缺抗压能力最弱沙俄先垮.docVIP

除了人,其他什么都缺抗压能力最弱沙俄先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了人,其他什么都缺抗压能力最弱沙俄先垮

除了人,其他什么都缺抗压能力最弱沙俄先垮   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如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以第一天就投入全部主力的突然袭击方式开始,而是遵照传统的局部动员、最后通牒、总动员、宣战、边境初战、主力交战的流程。   德国于1914年8月1日宣布总动员。由于德国国土面积较小,交通网又相当发达,德军只用了5天就在8月5日完成了动员,组建了8个集团军,随后开始把军队送往边境。这里所说的边境主要分东、西两段,后者主要敌人是法国和比利时(后来还有英国),前者则是俄国。在西线,至8月17日,德军参战部队已全部展开在与比利时和法国的接壤地带,7个集团军约160万人、5000门火炮(含500门重炮)都被投入西线战争。   “慢半拍”的沙俄   在东线,德军在东普鲁士的展开于8月10日完成,但在此只部署了第8集团军,兵力为15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约20万人,有1044门火炮(含156门重炮)。另有一个后备军2个师,72门火炮。另外,巴尔干争端直接当事方的奥匈帝国军队,也展开了35个步兵师和11个骑兵师。其总兵力为85万人,有1728门火炮。总计德奥联军在东欧战区展开了64个师,2844门火炮,约110万人。   与之相对,俄军的动员速度相当缓慢。尽管沙皇早在7月29日就下令总动员(德国就是以此为借口开始自己的总动员),但其进程却受制于俄国过于辽阔的版图和落后稀疏的交通网。俄军在边境地区动员用了4-6天;内地军区5-8天;远方军区用了6-21天;第二线师用了14-28天。总动员开始后15天,俄国只集中了三分之一的军队,而同期德军几乎已展开完毕。来自西伯利亚的军队差不多2个月后才陆续抵达指定地区。   这样在战争初期,俄军展开了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总计6个集团军,编成为73个师,拥有3203门火炮,兵力约85万人。战争开始时,俄军一共有959个炮兵连,配备7142门火炮,但其中只有240门重炮(107-152毫米)。而德国和奥匈帝国有14446门火炮,包括996门重炮。俄国军队的人力资源比德国丰富。可是拥有更多重炮和机枪的德奥联军,在火力上要大大优于俄军。   尽管俄军的动员速度比德国人缓慢很多,可面临的军事压力并不大。因为如前所述,德国军队完成动员后并没有向俄国发起大规模进攻,而是向反方向的法国及比利时前线投入了主力。俄国也没有坐山观虎斗,而是在法国的不断催促下,没有完成准备就跌跌撞撞地向德国扑了过去,目的既是为了缓解法国在西线的压力,也是要抢在德军兵力薄弱之际动手。1914年8月17日,俄国第1集团军的11个半师杀入东普鲁士。几天后,俄国第2集团军也开了进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事就这样开始了。   兵力处于劣势(但在重炮方面却有优势)的德军很快展开反击,更不用说他们通过便捷的交通网很快可以获得西线援军的支援。年轻的德国参谋军官们早在日俄战争时就观察到俄国人的种种弊端,知道俄军两个集团军的司令彼此仇视,曾在沈阳火车站上互相打耳光;也知道俄国人粗心大意,会漫不经心地用明码无线电把军事机密泄露出去。德国人充分抓住了对手的一切弱点,给予俄军重大杀伤(损失达25万人),并把他们赶出了东普鲁士。另一方面,俄军在加里西亚痛打奥匈帝国的军队倒是很顺手,歼灭了对方35万兵力,自身只损失了23万。奥匈军队随后得到了德军的支援,开始攻向华沙,但也被俄军阻止。随着后续动员兵力的抵达,俄国军队的人数开始急速膨胀。到1914年10月份,俄国用于作战的军队总人数达到270万人,但由于损失巨大,到年底就只剩下200万人。   与之相对,战争开始阶段,德奥军队在东线只有52个步兵师;1914年底达到77个步兵师(36个德国师,41个奥匈师)。1914年的东线战局双方各有胜负,最后陷入僵局。   俄国缺吃、缺穿、缺枪不缺人   战争进入1915年。这一年德国的战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德军统帅们趋向于先赢得东线的胜利,然后再集中兵力回师解决法国。当年夏季,德奥在东线的兵力增加到107个师;1915年9月,德奥联军对俄国展开了116个步兵师和24个骑兵师,其中德国步兵师的数量从战争初期的17个增加到65个。比较来看,同期部署在西线的德国师有90个。此时俄军实力也大大增加。1915年初,俄国全部用于作战的兵力达到350万人。   1915年汇集了重兵的东线战事空前激烈。德奥军队发动了几轮猛攻,从俄军手中夺取了波兰,还在波罗的海沿岸挑起新的战火,攻打到了里加湾地区。俄军在这一年几乎是全线败退,损失惨重,战事深入到了俄罗斯帝国境内。但德奥军队也付出了相当代价,一举解决东线战事的计划未能实现,德国依然深陷两线作战的困局。   进入长期化阵地战的东线战局,对政治和经济都极为脆弱的沙皇俄国越来越不利。俄国的人力资源依然是充沛的。到1916年俄军夏季超过680万人。1917年5月,即俄国军队退出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