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北府谷二人台历史演变与传承
陕北府谷二人台历史演变与传承
摘要:在多元文化格局的时代中,府谷二人台作为一种地方小戏,近几年成为活跃在黄土高原上的一支艺术奇葩,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带来的影响力,被国内外艺术界与观众认可,但如何继承和发展才能将这一璀璨的地方艺术发扬光大已经成为我们艺术工作者值得重视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总结府谷二人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进程,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下府谷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关键词:府谷二人台历史根源发展传承非物质
陕北二人台属我国西路二人台,主要流行区域就在陕西的神木、府谷一带,而府谷二人台作为屹立在黄土高原上的一支艺术奇葩,2007年被陕西省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政府对它的艺术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认定。文章经作者深赴陕北榆林地区的实地调研,在其整理详实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府谷二人台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下府谷二人台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一、 府谷二人台形成初期是一种民间演艺剧种
位于陕西北部的府谷县,紧邻山西、内蒙古两省,号称鸡鸣三省之地,又是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南下的聚集地,也是我国历史上走西口的必经之路,这种特殊的地缘文化成就了二人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存环境。府谷二人台产生历史久远,但追朔其具体产生年代,至今未见史籍。从实际考察结果来看,判断它的起源最早大约可以追朔至清代同治(1862年)年间,据府谷二人台前辈丁喜才①老先生生前留下的口述资料中说:“当时已经有了二人台这种演唱形式,但当时没有二人台这种叫法。”当时将其称之为“唱曲”,“唱曲”即为府谷地迄今流传的山曲,它的唱词与陕北信天游式的民歌相类似,一般上下两句为一节。当时的“唱曲”主要是人们在劳动中用唱小曲来解闷解乏的,到了农闲季节那些爱唱、好吹拉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一起自娱自乐,伴奏乐器也极其简单,有什么乐器就奏什么乐器,后来主要固定为枚②、四胡、扬琴等三大件。当时人们就把这种娱乐形式称之为“打坐腔”。至今在府谷一些乡村仍然还有这种形式。
打坐腔的形式在??期的演唱活动中,因其发展的需要,到清末民国初年,在府谷麻镇、黄甫一带,将其改称为二人班子,演唱中增加了叙事和说白,府谷县城周围称作秧歌班子,或称打玩艺儿、唱玩艺儿。该时期二人台演唱形式已由一人清唱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两人对唱、多人表演唱的形式。当时府谷比较有名的民间艺人团体有麻镇乡麻地沟的丁三成、丁四成弟兄与其子女丁喜才等一家五六口人组成的玩艺班子。
二、建国后二人台逐渐转变为一种地方戏曲剧种
直至新中国成立,1953年由丁喜才代表西北地区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才把这种民间演唱形式正式命名为二人台。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是府谷二人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府谷二人台演唱形式已由一人演唱、两人表演唱,发展为多人表演、小戏、大戏。1948年府谷成立了第一个“风搅雪”③业余宣传队,由丁喜才负责业务指导; 1959年府谷县组建了第一个二人台演出团,并由府谷县文化馆牵头。随着专业二人台剧团的成立,二人台已逐渐从生存在民间草根阶层的民间演艺形式转变为官方认可的“地方戏曲”剧种。《辞海.艺术分册》中明确指出它是一个戏曲剧种。“二人台是一种地方戏曲,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李野1982:27)但“十年文革”使二人台一度曾陷入停顿状态,20世纪80年代后,二人台又开始进入它的辉煌发展时期。而它作为一个戏曲剧种,与四大声腔剧种不同的是,它是与民歌、民间歌舞等民间艺术形式不断融合的品种,因为它来自民间,老百姓非常喜欢,有着丰厚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灵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该时期府谷二人台的创作成就与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二人台研究以地方专家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表现为对二人台音乐和剧本的搜集与整理方面。
1955年由陈维业等人整理印刷的《陕北二人台》上、中、下三集问世。收录二人台牌子曲46首,传统剧目51首,民歌33首。
1972年榆林地区李世斌等人编辑整理出版了《二人台音乐》一书。收录二人台唱腔曲调300首,牌子曲103首。
1979-1980年期间由韩瑛负责选编油印本《二人台传统剧目选》三辑,收录了12首二人台传统剧目,6首牌子曲。
1985年12月府谷县文化馆编撰《府谷二人台志》,由贾登云,韩瑛执笔写出初稿。
1990年5月府谷文化馆对流行与本县的传统二人台剧目和唱腔进行挖掘、搜集、整理成书,名为《府谷二人台集成》。
2.逐渐形成民间戏班与专业剧团双轨发展阶段,形成以舞台为主要表演场合的地方小戏文化生态。
3.在保留富有府谷地域特色的传统剧目基础上,大胆进行样板戏的改编与新戏的创作。
其中最具府谷地域特色的传统剧目有《打樱桃》、《打金钱》、《十对花》、《送四门》、《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doc VIP
- 长期照护师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团的十八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第三章 酶制剂的发酵(培养)生产.pdf VIP
- PMC-350-B 三相导轨式智能能效采集终端用户说明书_V2.1_20220113.pdf VIP
- JB∕T 13795-2020 额定电压20kV及以下中强度铝合金导体架空绝缘电缆.pdf VIP
- 2024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人才周招聘2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湖北省专升本英语考试真题.pdf VIP
- 3.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置情况检查表(附表1全院 ).doc VIP
-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论文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