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不同艺术建构
两种不同艺术建构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 这是北宋词人晏?道的两首代表作。两词对读,读者很容易发现其共同点:情感上,表现了痴情男女缠绵悱恻的恋情;结构上,?用了往昔今日紧密勾连的手法;意境上,造成了梦幻现实一体交融的境界;而在语言上,则善于点化前人成句,以白描手法展示情境,以真挚情感打动读者。 但是,很少有赏析文章明确指出两词整体艺术建构的不同。事实上,这种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辨析这种不同,对认识晏?道词作内容和风格的多样性是很有意义的。两词同时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对读全面比照的机会。 一、 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临江仙》摹写词人的深沉思念,抒情主体是词人自身;《鹧鸪天》倾诉艺伎的热切情怀,抒情主体是主家艺伎。 《临江仙》的抒情主体是词人自身,词作十分动人地表现了词人那种“彩云易散”的无奈情感。对旧事旧情的追怀是词作建构的核心。上片先以“梦后”“酒醒”这种高楼深锁、人去室空的景象映衬,复以燕犹“双飞”、人竟“独立”的场景比照。下片追怀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一个镜头:小如一缕彩云那样逝去,只剩当年共照两人的一轮明月独挂夜空。词作以抒写词人的怀旧情感为主线。“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追怀的对象“小”,也是用“记得”一语,从词人的视角写出的。实际上也仅写了对小的第一印象:身着绣有双重“心”字图案的罗衫,弹奏一支叙说“相思”情意的乐曲。而全词其他七句,则集中力量刻画词人的怀旧心情。尽管读者对小的印象不免模糊,词人对小真挚感人而经久不变的情感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鹧鸪天》则以一位艺伎为叙述的主体,以这位艺伎的活动贯串全词。词作起首展现了艺伎与词人初识时的宴会情境,明确披露了艺伎对词人一见倾心的心态。伊人之“殷勤”捧杯劝饮,不仅仅是履行代为主人劝酒的职责,也是借此暗通心曲,表达款款深情。“殷勤”捧杯劝饮,而致“醉颜”赭红,这位艺伎对词人倾注了满腔的热诚。小晏曾是才华横溢的权贵子弟,倜傥不羁的风流人物,艺伎如此“殷勤”,也许是羡其风韵,也许是慕其声名。而宴会上的狂歌劲舞,不过是“殷勤”的一种延续。“当年”之事往矣,不意“今宵”重逢。激动之际,伊人情不自禁手持银灯将词人面庞照了又照,这一“反常”举动,更是将艺伎由仰慕而托身的心态和盘托出。“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与君同”之“君”字,是第二人称,这个“君”应指咫尺天涯的词人,这是艺伎直抒心曲之语。正因为有梦中之深“忆”,才产生了重逢时惝恍迷离的感觉。从前是以梦为真,今天却将真疑梦,伊人的欢快惊喜之情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全词始终将叙述视角对准着这位艺伎,词人不过是一种陪衬,而词作不过是为这位艺伎代言而已。艺伎是大胆热切果敢的,其与词人的关系,是“粉丝”与“明星”的关系。也许词人会为之感动,但是,若说处于被动地位的词人会为这位忠实“粉丝”的泼辣举动而心旌摇动乃至深陷其中,至少在词中是无法得出这种结论的。词人无一语直接道及自己的想法,“几回魂梦与君同”一语,与其理解成一种心心相印的情感,不如理会作一位“粉丝”的“单相思”。 二、 两种不同的时空转换:《临江仙》由近及远,难以忘却的是“当时”“彩云归”;《鹧鸪天》由昔入今,激动人心的是“今宵”“银照”。 《临江仙》中,“梦后”“酒醒”、“去年春恨”和“当时明月”是在三个不同时段出现的三个场景,按由今而昔的逆推形式,形成了三幅画面。眼前之景是“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强烈暗示出人去楼空、屋冷室静的景象。这是第一幅画面。“落花”“微雨”两句转入“去年”的春恨。落花之旁,微雨之中,诗人黯然独立,无可奈何。这是第二幅画面。在借景写恨缘物言情的这两幅画面中,所怀所念之人没有登场。下片始将“恨”化为“当时”之具体情事。“初见”之时,两心相许,曲说“相思”。然而,美好不过一瞬,于是推出了第三幅画面:曲终人散时的“明月夜归图”。一个“恨”字,将上述三幅深情款款的画面贯串为一个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故事。《临江仙》立足于追溯往事,“当时明月在”之句,又借多情的月亮巧妙地将往昔和今日绾合一体:当时明月亦照今人,孤独的词人正陷于对往昔的深深回忆之中。这种时空转换形式,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绵邈深沉。 同样写三幅画面,《鹧鸪天》则按照从远到近的时间顺序,“当年”“别后”“今宵”,组成了由昔至今的三幅图画。上片集中叙写一个画面。“当年”欢聚之时,艺伎殷勤劝酒拼命痛饮,在杨柳环绕的高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