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戏曲阅读
中国古代戏曲阅读 中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等。中国古代戏曲的阅读主要包括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 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三者相互配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刻画出人物的形象。鉴赏中国古代戏曲的语言,主要包括品味曲词和宾白。鉴赏方法有: 一、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加以品味。这里的鉴赏不仅要理解其语意,注意其写作手法,而且要着眼于表达效果,体会其情味,认识其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例如:《窦娥冤》中的【滚绣球】一曲,写窦娥蒙冤赴刑时对天地鬼神的怨恨,作者运用呼告、对比以及对偶、感叹、反问、反复等写作手法,抒发了人物满怀冤屈的极端悲愤之情,深化了矛盾冲突,强烈地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二、古代戏曲的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这是由于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使得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例如:《窦娥冤》中窦娥向婆婆哭诉的一段宾白:“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不了的浆水饭,?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这些话通俗明白,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出她善良的心灵,令人深为她的不幸而悲切。曲词一般也注意口语化。再比如:《窦娥冤》中的【滚绣球】,用了“怎生”“糊突”“葫芦提”等口语词。又如《长亭送别》中的【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可以说是口语的韵律化。这些口语词的运用,使戏曲充满了生活气息。 三、注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曲词往往直接抒发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叫声屈动地惊天”的呼喊,对天地鬼神的怒斥,感天动地的三桩誓愿等曲词,都表达了她异常强烈的悲愤之情。曲词的抒情性常常是通过修辞方法的运用表现出来的。 曲词讲求音韵美。曲词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添加衬字,以加强声情或补足语义。例如:《长亭送别》的【叨叨令】“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惶惶的寄”,曲词中常用对仗。再比如:《长亭送别》中【滚绣球】句句对仗,使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流转回环的音乐美,可以达到因情赋声,以声传情的效果。 中国古代戏曲运用的浪漫主义、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鉴赏时要注意体会。 一、古代戏曲往往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例如:《窦娥冤》以超现实的想象,写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感天动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再比如,《牡丹亭》写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而死,死而复生,她在梦幻中的爱情最终在现实中如愿以偿。作品将梦幻与现实融为一体,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不仅有力地揭露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热情地歌颂了男女青年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和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而且使全剧充满瑰丽奇幻的浪漫色彩,富有艺术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戏曲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美的艺术传统,并结合戏剧的特点,使写景抒情成为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例如:《长亭送别》以写景始,以写景终,通过暮秋郊外景色的渲染,构成萧索凄凉的氛围,与莺莺的浓重离愁相融合,意境十分优美。这一幕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再比如:《牡丹亭#8226;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以及《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等,都是历来传诵的借景抒情的名曲,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相媲美。 只要掌握了上述要点,就容易阅读中国古代戏曲了。 阅读训练一 游园 汤显祖 【商调引子】【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旦)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