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理论鉴赏教案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 诗歌鉴赏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分类以及常见景物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古代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教学难点:在实践中运用诗歌鉴赏理论去分析诗歌教具:教材书,PPT教学步骤:课堂导入上课先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厨师精通诗句,他每做一道菜,都能说出一句优美的古诗。有个秀才故意出难题,给了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一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挑战,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两个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队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飘着几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请同学们猜猜这首古诗是什么? (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新课讲练古代诗歌分类。学生讨论每一类诗的主题,老师简单说明主题以及分析角度。 分类 标志主题 分析角度代表诗怀古诗咏/怀古/咏怀建功立业/缅怀古人不满现实/借古讽今揭露黑暗/同情人民/担忧命运悲年华逝/壮志难酬/咏物诗物象为题/咏+物象表达志向/思考生活/评价人事物与人的相同点写景诗/钟情山水/热爱山河厌弃官场/不同流合污借景抒情战争诗塞/征/军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哀痛背景/情感/景物/心理行旅诗/旅途艰辛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确定情感类别抓意象关键词语闺怨诗/思念/厌恶战争/鼓励离情别绪/忧愁伤感渴望自由幸福生活/送别诗送别依恋不舍/勉励祝愿依恋不舍安慰祝愿注:写景诗和行旅诗在古诗中占得比例较高,所以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闺怨诗本身写得就是比较隐晦,所以也没有特别的标志。古代诗歌常见景物的象征意义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上的内容2.老师提问,学生抢答。黑板连连看。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看背景:老师简单讲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古诗鉴赏 的重要。老师介绍王安石的人生经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二十二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北宋嘉佑三年 (1058年)任支度判官时,向 HYPERLINK /v21076.htm \t /_blank 宋仁宗上万言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的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 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 HYPERLINK /htm \t /_blank 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HYPERLINK /v40890.htm?fromTitle=%E7%8E%8B%E5%AE%89%E7%9F%B3 \l quote1 [1]?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宁(今南京)知府。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涉及到财政,农田水利,军事,教育,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很多上层官僚的利益,受到了 HYPERLINK /v103260.htm \t /_blank 司马光等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新法在推行中屡遭阻碍, HYPERLINK /v21194.htm \t /_blank 宋神宗也时有动摇。熙宁七年,王安石被迫辞相,再任江宁知府,次年二月复任宰相,不久又因维护新法得罪了神宗而再次罢相,退居江宁半山园。老师朗读《孤桐》,学生思考这首诗的主题学生朗读,并讨论主题看体裁 老师简单介绍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的分析要点。看技法:诗歌技法很多,放在第四部分重点讨论。看意象何为意象,学生一起讨论。老师朗读《鹊桥仙. 夜闻杜鹃》,学生找“象”。学生朗读,感受“意”,并说出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感受的“意”看关键语言老师朗读《秋思》,学生找关键词学生朗读,说主题。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诗歌的技法包括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这里我们详细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学生讨论何为“托物言志”老师补充老师朗读《瀑布联句》,学生思考此诗托什么言什么。学生朗读,并回答上一个问题用典学生讨论用典是什么意思,老师补充老师朗读,学生思考此诗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并回答上一个问题借景抒情老师简单介绍借景抒情。老师朗读《登高》,学生思考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并回答上一个问题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老师简单介绍。老师朗读《蜀相》,学生边听边找出哪几句是直接抒情,哪几句是间接抒情学生朗读,并思考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衬托正衬和反衬的区别老师朗读《旅夜书怀》,学生找出衬托的诗句学生朗读,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