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及品牌建设论.ppt

浙江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及品牌建设论.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论坛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路径分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吴建设 教授 2007年6月21日 主要内容 以培养目标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逻辑起点 以课程建设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切入点 以工学结合为质量工程建设的突破点 以质量标准为质量工程建设的监控点 以条件保障为质量工程建设的支撑点 以社会满意为质量工程建设的落脚点 题目的构思与16号文件 为什么要基于能力本位的质量工程建设 16号文件的关键词: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课程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 教学模式: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 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 等等 开场白:为什么要开展质量工程建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数量时代”迈向“质量时代” 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言,“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质量取胜的时代”。质量关乎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也关乎国家的命运。 质量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分析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路径,有利于理清质量工程建设思路,有利于构建质量工程建设体系。 一、以培养目标为质量工程建设的逻辑起点 质量工程的起点在哪里?本人认为作为工程,目标就是起点,没有目标,就不可能高质量的完成任务,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也是如此。 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了质量工程建设的定位 如何定位:必须在全面分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的基础上,以达到胜任职业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为目标。 能力目标呢? 既不是本科或以上教育所完成的学科知识能力,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职业岗位需要的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的“全面的职业能力”。 如何理解“全面的职业能力”呢? 核心能力(中国高教研究06年11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8项能力) 行业的共同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4年3期) 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目标清晰化确定了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 “质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理念。然而,怎么样的“质量”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所要求的,通常所说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清晰地表达了我们所要培养的高职人才的质量要求。没有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可能有质量工程建设的思路, 二、以课程建设为质量工程建设的切入点 能力本位课程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点 美国、加拿大的CBE课程(比较教育研究04年9期)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课程(培训包,能力标准等) 德国的“双元制”课程 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课程 我国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高林、鲍洁)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徐国庆) 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姜大源) 职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戴士弘) 无不贯穿着能力本位的思想。 新西兰课程教学的启发 小学四年级二周学习《动物》单元的课程 如何设计: 1.课前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内容是你自己喜欢的动物,包括这种动物的名称、外形、生活习性、聚集地等等。上课前学生向老师报告。 2.然后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动物进行分组(如老虎组、狮子组等)并要求学生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有的绘图、有的做模型、有的继续查找资料写报告,最后让学生利用学校的电脑把整个报告编印出来,并在班级演讲。教师点评、归纳、补充。 分析: 1.学生在分工合作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感兴趣(培养兴趣)的知识,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和方法学到的。 2.通过资料收集和小组讨论,学生的分析、判断、思考、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3.训练什么能力:语文――口语、写作、创造能力;数学――动物统计图形的绘图能力;科学――认识自然界动物的种类、习性的能力;音乐――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学唱能力;艺术――绘图、造型的创作的能力;科技――应用电脑、收集资料、编排设计的能力;社会科学――培学生爱护动物及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对我们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有启发吗? 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教学制约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实现学科型课程到能力本位课程的转变 16号文件中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已经非常明确 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施中的难点:项目设计 课程改革如何切入? 重新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单元设计 设计的核心要素:能力目标;项目(贴近职业岗位,最好真实

文档评论(0)

136****4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