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 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墓
楚文化的分区和含义:
从目前在长江中游地区所发现的几千座东周时期的楚墓材料来看,在这一大块地区内,
可以以古代的云梦泽为界,分为二大块,即以今天的湖北江陵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以北地区,和以长沙地区为中心的洞庭湖以南地区。二个地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楚墓的分区
在考古学界,还把分布在与楚相邻地区的一些不是楚人所遗留的遗存,也称为楚文化,或者叫广义的楚文化。
比如象安徽寿县的蔡侯墓,湖北随县的曾侯乙墓,不是楚国的空间范围,族属也不是楚人,都是姬姓国家,但这两个墓出的东西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楚的器物在文化面貌上是一样的。现在研究楚国的铜器变化是,就缺少这一时期的东西,可以把它们拿来作为楚文化的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物来对待。
楚墓在埋葬方面有一个与中原地区不同的特有的葬俗:一般的墓在棺椁的周围都填充白膏泥(或叫青灰泥)。
另外长江流域的地下水位都比较高,这样得以使墓葬能够保存的很好,甚至有保存完好的湿尸。由于这样的条件使得我们对楚墓的棺椁制度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一) 楚墓的棺椁制度
有的学者提出从商代时起,墓室、棺椁就成为人们在地上居室的象征。根据当时的等级制度,人们的居室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人居住的房屋在大小、数量上均有不同。仿地上建筑修筑的墓葬,对地上居室也都应有所体现。墓主人生前的地位、等级表现在棺椁制度上,也就靠所仿照的堂、室、房等来表示。
1 诸侯等级——九室
九室:棺室1、头厢2、边厢4、足厢2。
棺室象征居室,头厢象征前堂,边厢象征房和夹,足厢在中间者可能象征后室或下室。
楚幽王墓
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解放前被盗,出铜器近千件,战国的礼器种类基本俱全。
九室,双墓道,椁室东西11米,南北10米。年代为战国晚期。该墓属于广义的楚文化系统。
曾侯乙墓
共有东、西、北、中四个椁室。东椁室为主室,内置墓主人棺一具和陪棺8具,另外还出一些兵器、乐器和漆器等。中椁室主要放置礼、乐器,曾侯乙编钟出在这里。北椁室主要放兵器、车马器。西椁室主要放置陪棺13具,陪葬者均为青年女性。另有楚惠王所赠镈一件,为楚惠王56(433BC)年的事情,因此其埋葬时间不会早于433BC。
曾侯乙墓平、剖面图
《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因为是三朝老臣,地位显赫,死时葬礼的规格相当高,几乎用了天子之制。下葬时用了“梓宫、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木名,松叶柏身)外藏椁十五具。”这里的藏应该为葬。服虔注“外藏”说:“在正藏之外,婢妾藏也,或曰厨厩之属也。”
2、封君贵族或卿等级
1)七室
江陵天星观M1
根据墓冢出土的竹简考证,墓主人是邸阳君番垂,是战国时楚的一个封君,相当于诸侯国的卿,年代在战国中期。墓坑口41.2×37.2米,坑壁有15级台阶。有一个墓道。一椁三棺。椁8.20×7.50米,深3.16米。棺置于中室。
2)五室 新蔡平夜君成墓
位于葛陵故城外的东北部城墙附近,故城很可能是“平夜君”的封邑。
在墓葬西15米有车马陪葬坑,内外两重椁,外椁分东西南北中五个椁室,顶板上铺三、四层竹席。7级台阶。原有墓上建筑。
年代:战国中期前后,约340BC。
封君的地位相当于楚国的上卿,身份等级仅次于王,高于大夫。
3、大夫等级
三室
江陵望山M1
出土的竹简中有“祷辞”,其中记载墓主人生前曾“侍王”,望山M2外棺的棺板上有“佐王柩正”的烙印文字。墓主人身份是:楚国王族悼固,相当于下大夫。
有封土堆、有墓道的竖穴木椁墓,未被盗,1965年发掘。有5级台阶。出越王勾践剑。
墓主人为中年男性。年代:根据竹简、器物判断为战国中期。
白膏泥
4 士级
二室,或一椁一棺。
棺室
头厢
太晖观M21
江陵拍马山M23
5、平民
一棺。
江陵拍马山M5
楚墓各等级墓葬的差别主要反映在椁室的数量差异上。
(二) 楚墓中随葬的器物
1 青铜礼器
器类的组合与中原一致,但器物的形制有自己的特点:胎较薄,多素面,三足器器足都较细较高,总体上较清秀。
战国楚墓青铜礼器
a鼎:有盖鼎(足高、细),无盖鼎(平底束腰鼎)。
b 盛贮器:敦
簠(盖与身几乎一样,有直腹、斜腹两种)
C 酒器:环耳壶(又称环耳缶、环纽壶,是楚文化特有的器物)、铺首壶(腹部最大径偏上)
d 其它器物:有一些形制特别,中原很少见到的器物。浴缶(常与盘、匜共出,自铭“浴缶”、“盥缶”)、浴鼎(常与盘、匜共出,自铭“汤鼎”)、鐎尊(有人称之为“盉”、“提梁三足器”、“鐎壶”)
2仿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