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太后和孝文帝锐意改革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江苏省滨海中学 王瑛 * 课标要求: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 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 用。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一、改革的背景 历史 北魏建立: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统一黄河流域:439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历时一百 余年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 面。 一、改革的背景 1、历史: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奠定基础 2、现状: 游牧民族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政治黑暗吏治不健全。 社会矛盾激化,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随着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受中原先进文化的影响,冯太后和孝文帝锐意改革。 阶级矛盾尖锐 社会矛盾表现在: 民族矛盾尖锐 原因:统治者的贪污搜刮,随时强迫百姓们服役当兵,驱使他们冲锋陷阵,甚至对它们任意杀戮,毫不怜惜。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导致 人民起义不断 统治面临危机 改革迫在眉睫 可见,北魏凭借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一个如何 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的问题。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魏孝文帝五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B 导致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矛盾激化的因素有( ) ①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②官吏没有俸禄靠贪污搜刮维持奢侈生活③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A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①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②改变落后状况,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③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④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根本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 三、改革的内容 1、前期 2、中后期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特点: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1、前期 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①均田制 雏形: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曰……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 —《魏书·李安世列传》 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均田制 内容: 年龄: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 露田:无主荒地,死后归还政府。 桑田:可以买卖。 评价: 性质: 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积极: 消极: 保障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地主利益。 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 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稳定社会秩序。 1、前期 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①均田制 ②整顿吏治 内容: 效果: 原因: 官吏的任期由政绩的好坏决定。 严惩贪赃枉法之人。 给百官颁行俸禄。 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 吏治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