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人生境界6 登岳阳楼第一课时课件.pptVIP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人生境界6 登岳阳楼第一课时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人生境界6 登岳阳楼第一课时课件

登 岳 阳 楼 ——杜甫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古诗今译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浩瀚的洞庭湖好像把吴、楚东两地在东南边隔开,天地日月仿佛都在湖上荡漾漂浮。亲戚朋友没有一点消息,年老体弱的我只好带着一家靠着这一叶孤舟任意漂泊。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仍然没有停息,依在窗前遥望破碎的河山,不禁涕泪潸然。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后人称其为“诗圣”。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力三年(公元768年)。是年正月,诗人携妻子从夔州出峡,漂泊荆湘,岁暮流寓于岳阳县的岳阳楼。诗人登上岳阳楼,望着汪洋浩瀚的洞庭湖,触景伤情,遂作此诗。 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首联 “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昔”、“今” 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强调了登楼时的喜悦之情。 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登上岳阳楼眼界立即为之开阔,只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只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坼”字,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仿佛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湖水的汪洋广阔,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是全篇仅有的两个描写景物的句子,把洞庭湖的开阔宏伟壮观的气象,一览无余地描绘了出来。这两个诗句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诗人运笔有神,还在于诗人宽广的襟怀,恢弘的气度。 赏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颈联当诗人沉浸在那引人入胜的洞庭湖景象之中的时候,他不知不觉地又从如诗如画般的潋滟湖光,联想到了自己眼下的不幸遭际——年老多病,以舟为家,飘零无依,远离亲友,流落在外,晚景凄凉。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无一字”和“有孤舟”出奇制胜,不仅表现在工整的对仗上,还体现出极为传神的作用。 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 如果说前两句是洞庭湖实景的描写,那么,这两句便是诗人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上下两联,彼此映衬,益发显示出景之雄伟壮阔,情之孤苦伶仃。 赏析“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尾联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从个人推及到国家,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关山北”,指祖国北方。这一年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备战吐蕃。 “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国家仍不安宁。作为伟大诗人的杜甫,他怎能只陷在个人的悲苦之中呢?又如何能忘却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大事呢?“戎马关山北”,这就是指这件大事。想到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灾难,诗人凭轩倚栏,怎能不潸然泪下呢。其忧国忧民之情彰显无余。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对 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zhu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 * 首联 昔今对比 颔联 洞庭胜景(景之雄伟壮阔) 颈联 现实处境(情之孤苦伶仃) 尾联 忧国忧民 喜悦 凄凉 家事 国事 ↓ ↓ ↓ *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