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在南满洲的建设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898--1907-study on russi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in south manchuria 1898 - 1907.docx

沙俄在南满洲的建设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898--1907-study on russi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in south manchuria 1898 - 1907.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沙俄在南满洲的建设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898--1907-study on russi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in south manchuria 1898 - 1907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论文 中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共同工作过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 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沈阳建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 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 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沈阳建筑大学可以将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交流。(如作者 和导师同意论文交流,请在下方签名;否则视为不同意。) 作者和导师同意网上交流的时间为作者获得学位后: 不限□ 半年□ 一年□ 一年半□ 两年□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PAGE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PAGE 2 1.1 选题背景 1.1.1 中东铁路历史沿革 第一章 绪论 在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东北作为二十世纪初全国城市化、近代化发展最为迅速的 区域,伴随着近年来近代史研究的兴起,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新局面。 其研究视角亦多元化,分布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城市史、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东 北的城市近代化,主要是在外国侵略因素的影响下,被动式的迅速起步,其重要的转折则 体现在中东铁路的修筑。中东铁路修筑前的中国满洲城市体系正处在萌芽阶段,至多是刚 刚出现,在近代西方侵略的背景下,二十世纪初的东北城市被迫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惨 痛现实下迅速走向了城市化。 1896 年沙皇和清政府签订密约,在共同防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招牌下,开始修筑了 横贯吉、黑两省的铁路干线―中国东省铁路(中东铁路)。1898 年,沙俄又以德国强占胶 州湾为借口,强占了旅顺、大连,并取得了纵穿辽吉两省的中东铁路南支线的修筑权,并 于 1898 年 8 月与中东铁路干线同时动工,自旅顺向北、自哈尔滨向南同时铺设,1902 年 12 月完工,1903 年 7 月通车,这就是中东铁路南满洲支线。但 1904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 果改变了这种格局,沙俄战败后,1905 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 长春至大连一段的中东铁路南支线连同旅大港割让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沙俄退出满 洲南部,其势力范围主要集中于松花江以北,由此日本在满洲南部其继承沙俄势力范围基 础上,展开了长达四十年的大规模建设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南满铁路被中国收回,和 旧中东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简称中长铁路。现以沈阳北站为界,分属京哈铁路和沈 大铁路。 1.1.2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 随着近年“线性文化遗产”(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这个文化遗 产体系中的新概念的提出,其保护已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重视。线性文化遗 产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 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的一条重要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 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 交流,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如丝绸之路、京杭运河、茶 马古道这类穿越不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周边地区涵养出各类文物遗存、完整保存各个时 代的历史信息的文化线路。 在这个背景下,横贯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四省的中东铁路是中国独一无二的 完整体现了 20 世纪早期工业化、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实物例证。因其铁路遗产的完整性和 系统性,在全国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唯一性,且在进行铁路建设的同时,也对沿线一些铁 路附属地进行了初步的现代市街规划并建造了大量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沿线历史建筑见 证着沙俄殖民、中苏共管、日本侵华、人民铁路等百年历史风云,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这些城市和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我国现存 完整且十分罕见的 20 世纪以铁路为主的“线性文化遗产”。 1.1.3 近代东北铁路遗产研究中对中东铁路南支线沙俄建设活动的忽视 作为中东铁路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中东铁路南支线具有特殊的历史传承与纪念意 义。铁路及其附属地的建设在中俄、俄日、中日关系上,也典型、集中的体现了众多外 力影响下的东北城市的形成、发展及演变。铁路的修筑,带动了东北地域大规模的移民 热潮。沿线铁路附属地涌现了大批工厂、商店、银行、旅馆、文化娱乐场所等现代城市 设施,且对沿线清末传统的封建城市产生了巨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