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行政赔偿跟行政补偿
第十四讲 行政赔偿 行政追偿 行政补偿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二、行政赔偿的特征 三、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二、行政赔偿的特征 1.行政赔偿侵权主体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行政主体。 2.行政赔偿请求人并不局限于具体行政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凡是其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侵害的人都可请求行政赔偿。 3.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但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为致害机关。 4.行政赔偿范围是特定的。一是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伤害;二是行政事实行为造成的损害,即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造成的损害。 5.行政赔偿的途径是多渠道的。行政赔偿请求人取得行政赔偿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三、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行政赔偿的过程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行政侵权责任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解决行政赔偿纠纷的重要理论工具。 (一)行政侵权行为主体。 (二)行政侵权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的规定:它“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注意的是,只有法定范围的行政侵权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 与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行为:实质是公务行为的延伸,此行为的发生与其职务活动有着一种法律上的“牵连”。 (三)损害结果。损害结果必须是一种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或事实。若没有损害后果,即使实施了行政侵权行为,也不能构成行政赔偿责任。并且,损害结果必须是法定范围内的直接损失。 (四)因果联系。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必须以行政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为要件。只有当该损害结果是由行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或当行政侵权行为是该损害结果的原因时,才能构成行政赔偿责任。行政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一般应当具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否则,就不能构成行政赔偿责任。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中,行政主体的不作为,与必然发生的损害结果或者与已经预见、应当预见的损害结果之间,应当认定为具有因果关系。 第二节 行政赔偿范围P433 一、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 二、行政赔偿的损害结果范围 一、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 (一)应予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 1.行政主体侵犯人身权的行为(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问题:违法侵犯相对人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行为,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法》未予以规定。但《国家赔偿法》第30条(赔偿方式):行政主体侵犯相对人的人身自由权,“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推导:行政主体违法侵犯相对人名誉权和荣誉权的行为,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但以该行为违法侵犯相对人人身自由权为先决条件。 2.行政主体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国家赔偿法》第4条: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二)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P434 《国家赔偿法》第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公务员的三重身份:P437 (1)依法代表国家并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时,它是国家公务员; (2)从事民事活动时,它是自然人; (3)在一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时,它是行政相对人。 个人行为的范围:即非公务行为、非职务行为,但不等于非具体行政行为(非行政决定)。非具体行政行为还包括行政事实行为等。若把《国家赔偿法》上所规定的个人行为解释为或等同于非具体行政行为,那么就会把行政事实行为排除在行政赔偿的范围之外。 个人行为与公务行为的区分事例: (1)警察搜查他人住宅时顺便抄走金银首饰的行为 (2)食品卫生监督员借行使检查卫生之际在农贸市场敲诈勒索个体户 (3)交警强行搭车不买票 (4)行政机关检查饭店的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