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熔体与玻璃体ppt课件_1
临界冷却速率可由下式近似求出: ∴ 临界冷却速率越大,则形成玻璃越困难,反之则容易 性能 化合物 SiO2 GeO2 B2O3 Al2O3 As2O3 BeF2 ZnCl2 LiCl Ni Se Tm(℃) 1710 1115 450 2050 280 540 320 613 1380 225 η(Tm)(dPa·s) 107 106 105 0.6 105 106 30 0.02 0.01 103 Tg/Tm 0.74 0.67 0.72 ~0.5 0.75 0.67 0.58 0.3 0.3 0.65 dT/dt(℃/s) 10-6 10-2 10-6 103 10-5 10-6 10-1 108 107 10-3 几种化合物形成玻璃的性能 化合物的熔点—转变温度的关系图 1)如熔点时粘度高,则析晶阻力较大,易形成玻璃, Tm 时的粘度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标志。 结论: 2)临界冷却速率dT/dt越小,越容易形成玻璃。 3) Tg /Tm 2/3时,易形成玻璃,即三分之二规则。 1、复合阴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 聚合程度越低,越不易形成玻璃;聚合程度越高,特别当具有三维网络或歪扭链状结构时,越容易形成玻璃。 从硅酸盐、硼酸盐、磷酸盐等无机熔体转变为玻璃时,熔体的结构含有多种负离子集团,这些集团可能时分时合。这种大型负离子集团可以看作由不等数目的[SiO4]4-以不同的连接方式歪扭地聚合而成,宛如歪扭的链状或网络结构。 不同O/Si比对应着一定的聚集负离子团结构,形成玻璃的倾向大小和熔体中负离子团的聚合程度有关。 四、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2、键强(孙光汉理论) 1)单键强度335kJ/mol的氧化物—网络形成体。 2)单键强度250kJ/mol的氧化物—网络变性体。 3)单键强度250~335kJ/mol之间的氧化物—中间体,其作用介 于玻璃形成体和网络形成体之间。 一些氧化物的单键强度 劳森进一步发展了孙光汉理论: 1)单键能/熔点0.42kJ/mol·K的氧化物为网络形成体; 2)单键能/熔点0.125kJ/mol·K的氧化物为网络变性体; 3)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网络中间体。 3、键型 1)离子键(如NaCl、CaCl2 ):在熔融状态以正、负离子形式单独存在,流动性很大。 特点:作用范围大,无方向性和饱和性,配位数高,不 利于玻璃形成。 Na2O-SiO2系统熔体成分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表面张力σ(dyne/cm) SiO2(mol%) 280 300 1130℃ 1200℃ 1 1270℃ 50 60 70 80 图3-12 300℃时R2O-SiO2系统玻璃 与成分的关系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σ(dyne/cm) R2O4(mol%) 20 40 60 3)B2O3 [BO3]作平行于表面排列,层间结合力较小, 表面张力很小,这样的表面与熔体内部之间能量差 较小,所以B2O3是瓷釉中常用的降低表面张力的组 分。 4)熔体类型 两种熔体混合时,表面张力不具加和性,其中 较小的被排挤到表面富集,混合体的表面张力以较 小的为主。 3、化学键类型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表面张力: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键 一般规律: §3-3 玻璃的通性 一、各向同性 二、介稳性 三、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的过程是可逆与渐变性 四、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 变化的连续性 一、各向同性 均质玻璃其各方向的性质如折射率、硬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都相同(非均质玻璃中存在应力除外)。 玻璃的各向同性是其内部质点无序排列而呈现统计均质结构的外在表现。 二、介稳性 1、热力学:在低温时保留了高温时的结构,具有较 高的能量状态,有析晶的趋势 。 2、动力学:常温下具有高粘度,析晶不可能,长期 保持介稳态。 定义:在一定的热力学条件下,系统虽未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却处于一种可以较长时间存在的状态,称为处于介稳状态。 Tg1 Tm D C B A K F M E V Q 晶体 玻璃态 物质内能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快冷 慢冷 Tg2 三、 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Tg1 Tm D C B A K F M E V Q 晶体 玻璃态 物质内能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 快冷 慢冷 Tg2 结晶过程: (A—B—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