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学习文章---知识在海量激增,而我们却越学越肤浅.docx

第六周学习文章---知识在海量激增,而我们却越学越肤浅.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周学习文章---知识在海量激增,而我们却越学越肤浅

深度 | 著名教授揭露教育困境,知识在海量激增,而我们却越学越肤浅郝京华前言为什么怎么教,孩子都学!不!会!请警惕“脆弱知识综合症”。首先,这不是危言耸听。大量证据证明,我们从学校学习的知识是肤浅的。这并不单因为教育水平有限,放到国外也如此。这反映了人类认知发展在面对海量知识和迅速迭代困境前的一种普遍现象。其次,放在我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普遍强调记忆和背诵的状况下,“为理解而教”有着非常严肃的现实意义。这是一篇对教师和家长都非常有启发的文章,值得放慢手指滑动速度认真看。真相一:孩子可能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到小学调研时,我常会拿这样一道数学题问小学生:每辆公共汽车能装载36名学生,运送1128名学生需要多少辆公共汽车?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回答31辆余12人。我还常拿一道测试题考学生: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的沉浮问题。若从一个苹果上切下一块来投到一杯清水中,结果是沉还是浮?不少学生的答案是视苹果块的大小而定,其潜台词是块大的会沉,块小的会浮,投入一个苹果则当然是沉。(明明是同一颗苹果!)我还做过一个实验,提问小学生:人为什么不会掉进宇宙空间?他们很肯定地说,因为地球有引力。我再让他们把人在地球上的情况画下来,他们的作业潜台词告诉我,学生们并不真正相信地球有引力。而他们认为人不会掉到宇宙空间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大地在托着人。这样几道题目,知识点显而易见。除法,密度,引力。完整上完高中的人应该都清楚,可是不少大人都蒙圈。那些刚学完的孩子们一讲到知识点背诵如流,可是一转个弯,便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其中不少是资优生。所以,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孩子可能真的从来没有学会过。他们只是记忆住了知识,然后等待考完试,时间流逝冲刷。真相二:深度学习从未发生!每门学科的核心概念并不多,但十分重要。因为它们是可迁移的,理解了它们,思维便能超越主题和事实。知识是学不完的,思维才是重点要学习的。例如,如果理解了战争的本质,学生不仅可以理解战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避免战争,还能领悟分析过去战争以及未来潜在战争的方法,更可以正确看待日常生活中的冲突观念,因为它可以算是一种“微型战争”。可是,我们学习了若干年的历史,现在有多少人能够说出“战争的本质”,并以此视角观察生活中的冲突呢?例如家校矛盾,医患矛盾。真相三:学优生也常患上“脆弱知识综合征”!“脆弱知识综合征”是美国学者大卫·珀金斯针对学生知识掌握不到位的情况提出来的一个比喻。值得注意的是,“脆弱知识综合征”不只是学困生的专利,好学生似乎也不例外。尽管他们考试时成绩不错,但一两周后就拿不出更多证据来证明自己还记得那些知识,更不用说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外部世界了。对于这种现象,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也有所觉察,他发现即便是经过良好训练而且具备所有成功者潜能的学生,也并不能充分理解所有的学习内容和概念。大卫·珀金斯注意到有3种值得关注的知识学习结果:一是惰性知识。这种知识存在着,却不起任何作用,除非明确提示,比如考试,否则我们不会想到用它。二是幼稚知识。学生在学习后,重新回到早期对问题部分或全部错误的直觉理解状态。三是模式化知识。这是一种问题解决的常规知识,学生机械执行处理事物的方式,只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不理解使用这种步骤的原因。我们可以回忆下,十几年学校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大概算一下百分比。结果是非常吓人的。迄今为止,大量证据已经表明,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获得的知识是脆弱的,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他们只是肤浅地掌握了这些知识。问题一:请告诉我到底什么才叫“学会”“真正理解”!奥苏贝尔、布卢姆、威金斯、麦克泰等学者以及哈佛大学的“零点研究”项目都对“理解”作过出色且深入的研究,提出的有关理解的4个维度可以给我们新的启示。一、能不能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可以将能否建立起一体化的、丰富的概念网作为检验理解的重要标准。二、能不能做出判断以及新的探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包括对其获得知识方法的理解。凭借这些已被认可的方法,学生可以对各种观点表现出理性的怀疑或建构新的知识。三、能不能运用知识。如用经济学知识设计一项金融计划进行投资和储蓄。四、是不能用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布卢姆则认为,可以通过解释、转译和推断来鉴别理解。解释指对事物进行合理、恰当的论证和说明,往往涉及“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如“为什么不同的物体下落时具有同样的加速度?”转译指能提供有意义的阐释、叙述和翻译。“举例说明”“用自己的话来说”是教师最常用的检验转译的有效方法。转译还包括知识能从一种表达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达形式。推断指的是能根据已习得的知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或建立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根据光源、物体、影子来推断光源的高度和位置。在中国现实的考试评价中,布卢姆的观点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看来,真正的理解是真的非常困难的。我们看完一本书,合上书本很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