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原位换管效果探讨及护理体会
PICC原位换管效果探讨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原位置换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对使用PICC 388例置管患者中由于体外导管与圆盘连接处液体渗漏3例、PICC 导管部分脱出体外而必需换管的4例、PICC到期必需重新更换新管的3例患者进行原位置换, 观察效果。结果 10 例患者原位置换 PICC管成功到位, 输液通畅。结论 原位置换 PICC 导管可行、安全、简单无痛苦, 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 保护了静脉, 让患者不再受二次穿刺痛苦, 并且为肿瘤化疗患者的及时治疗打下基础, 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原位置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168
PICC 穿刺成功后, 只要维护得当留置时间可达1年[1]。因PICC管是长期留置, 治疗间隙期患者带管回家, 体外部分10 cm左右, 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在日常生活中如不慎牵拉、贴膜固定不当、出汗、沐浴时淋湿固定贴膜等原因均可致导管意外脱出、断裂等。本次10例患者多数是上述原因所致。重新穿刺, 置入新管,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有患者因在前期已经过了反复的化疗、输液等原因, 极难找到其他合适血管进行二次穿刺置管。因此, 探究一种有效、安全、方便的PICC原位置换方法特别重要。PICC的原位置换不仅可提升重新置管的成功率, 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出血少、没有痛苦、创伤小、安全性高的输液途径。现将本科2014 年 1月~2015 年12月10例PICC患者行原位置换进行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 1月~2015年12月在本科留置 PICC管患者 388例中因导管不完全脱出(体内至少20 cm) 4例, 体外导管与圆盘连接处液体渗漏3例, 导管超过使用期限仍必需留置的3例, 共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例, 女4例;食管癌3例, 肺癌2例, 肠癌2例, 乳癌2例, 卵巢癌1例;10例均无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症状, 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管7根, 耐高压导管3根, 均为前端修剪的导管, 规格4Fr, 所选置换的导管均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规格为4F导管。
1. 2 用物准备 PICC导管1套, 塞丁格穿刺套件1套, 一次性PICC穿刺护理包1个、无菌无粉手套3套、注射器2付(20 ml和1 ml各1付), 利多卡因1支(2%)、250 ml生理盐水一袋, 10 U/ml稀肝素钠100 ml, 3M透明敷贴1张, 肝素帽1个, 无菌纱布数块。置管所需消毒剂等用物。
1. 3 方法 ①操作前常规评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看患者原置管长度, 重新测量上臂围。②取平卧位, 脱出置管侧的衣袖, 与躯体成直角。穿刺局部完全暴露, 但最关键的是患者的配合度[2]。③去除原敷料并打开PICC穿刺包, 戴好手套, 用酒精棉球(75%)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而外逆时针顺时针交替螺旋形消毒3次, 再用碘伏棉球(2%)相同方法再消毒3次;直径20 cm。且还要用碘伏棉球(2%)消毒导管体外段的正、反面, 均是2次。拔出原有PICC导管留约15 cm (体内10 cm、体外留5 cm), 用无菌剪刀剪断导管。④更换无菌手套, 再次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 方法同前, 范围上至肩, 下至手腕, 铺无菌巾, 脱去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 戴无菌手套, 助手打开PICC管及塞丁格套件, 抽生理盐水预冲管道, 抽利多卡因0.2 ml。⑤把导丝沿预留导管直接送入血管内, 体外剩下约10 cm, 撤出原有导管。之后流程和改良式塞丁格PICC置管。即常规利多卡因麻醉后扩皮送插管鞘和送管固定并拍片定位。
2 结果
10例患者9例一次性顺利到位, 1例送管约至腋静脉时出现送管困难, 后改变体位并让助手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终至送到位, 置管后10例患者全胸片提示导管尖端位于气管隆突下1.5~1.8个椎体水平, 位置正确, 输液通畅, 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炎及血栓等并发症, 留置的导管时间可达到6个月~1年, 满足治疗的需要, 拔管后穿刺点愈合良好。
3 讨论
PICC是利用导管从肘部或上臂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进行穿刺,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 可用来长期输液、静脉营养支持及化疗等。原位置换就是以原导管作为支撑, 置入导丝, 撤去旧的导管并且由原部位置入新管。原位置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避免了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与组织坏死, 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
要提高原位置换的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在置换过程及置换后的护理还需注意以下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