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ver认知语义分析
Over认知语义分析
摘要:范畴的扩展和语义链的形成主要透过转喻(metonymy)和隐喻(metaphor)这两条途径。现着重分析运用隐喻来研究over的认知语义延伸,意义在于强调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over;隐喻;认知
作者简介:张兰(198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助教;常蕾(1973-),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牡丹江医学院外语部,讲师。(黑龙江#8194;牡丹江#8194;157011)
中图分类号:H313.2#8195;#8195;#8195;#8195;#8195;文献标识码:A#8195;#8195;#8195;#8195;#8195;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5-0196-02
范畴的扩展和语义链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转喻(metonymy)和隐喻(metaphor)。
转喻的本质在于:在某一概念结构里并存的两种结构实体之间有建立某种联系的可能性。此外,在谈论某一实体时,人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某一部分上而造成转喻,在over的若干空间意义当中,绝大多数也是通过转喻进行延伸而获得联系的。Lakoff和Brugman 认为在一个运动物体的路线和路线上无数的定点之间有着自然的转喻联系。
范畴扩展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隐喻。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手段;隐喻不仅包括隐喻的语言形式,还包括隐喻概念或概念隐喻。(LakoffJohnson,1980)
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总是根据自己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去认识和对待陌生的、抽象的、无形的事物概念,这样就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即隐喻认知。隐喻认知实质上是指概念从一个认知域投射或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因此,隐喻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们用熟悉、具体的经验域的概念结构去构建和理解陌生、抽象的经验域的过程。隐喻化或者说概念隐喻是一种主要的思维认知方式,也是语义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及理据。它在over的概念意义发展延伸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Over的空间语义延伸
介词的空间意义主要用于在空间定位两个实体(entity)的位置关系。根据Langacker(1987)的认知语法理论,意向图式主要由动体(trajectory,TR)、路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为path。
Over是意向图式概念,所体现的是动体相对于路标的运动或位置。当over描绘的是动体的运动时,可称之为动态的over;当它所描述的是动体的位置或动体的位置保持不变时,这时路径为零,可称之为静态的over。
Brugman(1981)首先对over进行了意向图式分析,Lakoff(1987)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了几个主要意向图式,并认为各种意向图式突出了不同的射体(tr)、界标(lm)以及所经过的路径(parth),这三者所显示出的各种相对位置、形状、尺寸、维度、作用等信息,可以构成over的意向图式,如动静关系、覆盖关系、接触关系、方位关系、路径关系、距离关系等等。
Taylor(1989)将over所表示的意义归结为四大义丛(four major clusters of senses),现以这四大义丛为基础对over空间意义分析如下。
1.上方运动关系
这是射体相对于界标的运动关系,如果射体与路标不相接触,就产生了over第一空间意义――垂直在上,不相接触,动态关系。(Brugman,1981)Brugman认为这是over范畴的核心意义。例如:The balloon is flying over the house.
如果射体与路标相接触,那么射体就会随着路标的具体情况产生不同的路径。如果路标是直线或弧线,射体与其接触就会产生over的第二个空间意义――横过,从一边到另一边。例如:He walked over the hill.
如果路径形成了一个向两个维度延伸的范围,那么射体的路径就形成了一个90或180或360度的扇形。这就产生了over的第三个空间意义――旋转,转动。例如:The fence fell over. He turned over the page.
如果路标为容器,容器内所盛物体如液体、谷物等为射体。当物体的数量不断增加并达到一定程度超出容器的容纳界限时,物体溢出容器,这时,在物体增加并溢出的过程中射体沿着界标移动,就会形成一个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治中价值探讨.doc
- 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价值探讨.doc
- N末端脑钠肽原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价值.doc
- N末端脑钠肽在心衰诊断中应用.doc
- n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doc
- N甘氨酸对成年大鼠缺氧后处理心肌细胞活性氧水平影响.doc
- N窝中外用骨通贴膏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doc
- N端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液中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oc
- N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心力衰竭诊治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doc
- N端B型钠尿肽对于早期预测房颤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