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RAM LDD版图优化及智能实现方案
SRAM LDD版图优化及智能实现方案
【摘 要】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面积缩小、尤其是其高度方向缩小的影响因素复杂,受限于多个工艺窗口决定的版图规范。以往研究多侧重线宽小的关键层,漏区轻掺杂LDD的影响至关重要却鲜有研究。本文通过对LDD阴影效应、打穿效应的研究,提出其版图优化方案,实现SRAM高度、工艺窗口、器件性能的优化平衡。
【关键词】SRAM LDD 阴影效应 打穿效应
1 引言
SRAM高性能但集成度低。随着芯片技术向更小线宽发展,SRAM性能的稳定性日益引起设计及测试人员的专注[1-3],减小面积、增大工艺窗口、保证高性能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以往研究多侧重线宽小、光刻难度大的关键层,如针对有源区,闸极,栓塞等层次 “手工定制”OPC。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鲜有涉及的LDD层提出针对SRAM的版图优化及智能实现方案,以在版图日益缩小的趋势中实现性能与工艺窗口的平衡。
2 SRAM高度限制因素及LDD版图的重要性
以最常用的6T CMOS SRAM为例,其cell主要由4个NMOS、2个PMOS组成。如图1所示:其宽度(X)方向上与高度(Y)方向上的最小值决定了最小面积。Y方向包含了NMOS、PMOS两种不同类型的器件,与X相比其缩小更难。
图 1:6T SRAM cell Mirrow bits版图示例
多因素制约了Y的最小值,诸如:(1)金属布线;(2)闸极栓塞到有源区的距离;(3)阱与有源区的包裹及距离;(4)阱间隔离; (5)源漏极的离子注入层(源漏极重掺杂plus包括N+、P+;与漏区轻掺杂LDD包括NLDD, PLDD)与有源区的包裹及距离等要求。如执行相同于逻辑电路的版图规范,鉴于SRAM array的重复性规则形状,会使光刻工艺窗口出现冗余,利用这些冗余可以减小上述(1)-(3)等与光刻工艺窗口强相关的因素,得到更小Y值。对于离子注入层,除光刻步骤,其注入的能量、浓度、角度等影响更大,如图1把Y方向上相邻的cell的PMOS、NMOS分别以镜面对称的版图放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解决(4)的难题。就此(5)成为决定Y值的关键。通常倾斜角度的LDD注入比无倾角的plus注入影响更大。
LDD结构,即在沟道中靠近漏极的附近设置一个低掺杂的漏区,使低掺杂的漏区承受部分电压,从而有效防止热电子退化效应,目前已经成为MOS的基本结构。具体工艺通常是在闸极形成后进行LDD注入,再在闸极侧壁形成绝缘侧墙后进行plus注入。LDD注入工艺常采用Tilt/twist方式进行。Tilt注入即离子束与晶片轴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必然产生注入的阴影效应、打穿效应。阴影效应即器件在某些方向处于有一定高度的LDD光阻、闸极膜的阴影区而被阻挡注入。以图1为例Y方向上的阴影效应主要来自LDD光阻。Twist是为了克服tilt阴影效应产生的配合方式:与晶片轴保持tilt角度在多个方向注入(常见4个对称方向)。两者配合保证了芯片中方向不同器件LDD注入的均匀性。如图2所示,在光阻膜厚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拉大器件间的距离克服阴影效应、打穿效应的负面影响。光阻界面与需要注入的器件之间的距离a足够大,就可以保证足够的注入量打入;由于LDD注入能量低、深度浅,光阻界面与不需要注入器件包裹距离b足够大,就可以保证离子打穿光阻边界注入的部分完全处于STI上,对器件不产生影响。但大a、b当然也意味大的Y值,这与不断缩小趋势相悖。事实上,伴随着线宽愈小的趋势,LDD注入由于其阴影效应、打穿效应无法跟上这样的步伐,日益成为制约Y减小的决定性因素。
图 2 LDD离子注入剖面示意图及阴影相应,打穿效应放大图
3 SRAM LDD版图优化方案描述
LDD注入工艺过程简述如下:NLDD光阻盖住PMOS,只对NMOS区域进行NLDD注入;PLDD光阻盖住NMOS,只对PMOS区域进行PLDD注入。
为提出SRAM LDD版图优化方案,先研究阴影效应、打穿效应对版图的影响。下文以NLDD为例推导计算公式。首先设定计算中的字母代号:NLDD的光阻厚度-T;tilt角度-θ;twist角度-;能量-E,其在光阻中能够打穿的距离Projected range-L,Sigma-S,包含S的影响,光阻中能够打穿的总距离-A。n取决于计算包含几个S,取值越大,阴影、打穿效应影响越小,计算越保守。
公式 1
考虑到光刻过程控制偏差,需考虑以下因素变化的影响:CDN-NLDD线宽变化;CDA-有源区线宽变化;AAN-A-NLDD层与有源区层对准偏差变化。以P表示这些因素系统偏差的可控范围,则:
公式 2
阴影效应对器件性能影响巨大,LDD完全不受遮挡所要求的最小值为a。当θ、、P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伦理》课件 第十二讲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pptx VIP
- 公司员工考勤表.doc VIP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国家的儿子》课件.pptx VIP
- 2025年4月自考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含评分参考.docx VIP
-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精品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df VIP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pptx VIP
-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经) 学堂在线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习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技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