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AP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银耳菌株鉴别上应用.docVIP

SRAP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银耳菌株鉴别上应用.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RAP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银耳菌株鉴别上应用

SRAP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银耳菌株鉴别上应用   选用4个银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菌株T6、T7、T8和T9,应用SRAP、ISSR和RAPD标记法探讨分子标记技术在银耳菌株鉴定上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12对SRAP引物,10条ISSR引物,8条RAPD引物适合银耳菌株鉴定分析。3种标记法的鉴别结果一致,都将4个银耳菌株分成3组,T6,T8,T7和T9。分析结果比较表明,RAPD引物扩增到的多态性条带最多,4个银耳菌株遗传相似性平均值为81.34%。SRAP标记反映的遗传信息最丰富,遗传相似性平均值为68.98%。ISSR所反映的遗传信息介于前两种标记之间,遗传相似性平均值为77.48%。??   SRAP;ISSR;RAPD;银耳??   S567.34??A      DNA分子标记技术是基于生物个体间或种群间基因组DNA某一片段的不同而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的差异,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克隆,分离菌株的鉴定等方面[1]。??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限制性长度多样性(RFLP)和90年代出现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已广泛应用到香菇(Lentinulaedodes)[2]、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3]、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4-6]、金针菇(Flammulinavelutipes)[7]、侧耳属(Pleurotus)菌种[8,9]、(松口蘑Tricholomamatsutake)[10]、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大肥菇(Agaricusbitorquis)[11]和灵芝(Ganodermalucidum)[12]等食用菌遗传多样性、菌株鉴别和育种研究中。1993年,PARAN和MICHELMORE将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更有效地进行菌株区分。吴学谦等[13]由RAPD开发出SCAR标记对香菇菌株进行快速鉴定,获得了所试菌株特异SCAR标记。宋春艳等[14]获得了香菇135菌株的SCAR标记。AFLP、ISSR、SRAP、TRAP等分子标记技术也广泛应用在香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的菌株鉴别中。??   银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是我国特有的栽培食用菌种类,与伞菌相比其子实体形态分化相对简单,以形态特征为依据进行菌株区分比较困难。因此,进行银耳菌株的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研究,对银耳遗传育种工作有重要实用价值。本试验应用SRAP、ISSR和RAPD3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银耳菌株进行鉴定鉴别研究,试图建立银耳菌株分子鉴定鉴别的技术和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银耳菌株:由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提供,分别编号为T6、T7、T8和T9,相关性状见表1。??   1.2?κ笛榉椒?   1.2.1??基因组DNA的提取   选用原种菌瓶表面形成的幼耳作为DNA提取的材料。由于银耳多糖含量高,本实验先用CTAB??free缓冲液(200mmol/LTris??HCl,50mmol/LEDTA,250mmol/LNaCl,1%巯基乙醇)洗涤液氮研磨物,0.5g组织研磨物于0.6mL缓冲液中混匀,8000r/min(4722×g)离心5min,取沉淀物按CTAB法[15]提取DNA。      1.2.2??SRAP标记   根据LI和QUIROS[15]设计10对正向/反向SRAP引物(见表2),本实验随机组合从中选出12对引物。??   PCR反应:BIO??RADicyclerPCR仪扩增,反应体积25μL,各成分终浓度为:1×PCRbuffer,1.0mMdNTPs,引物各0.4μM,0.625UExTaqDNA聚合酶(Takara公司),5ngDNA模板,最后加双蒸水补齐。循环体系采用复性变温法:94℃预变性5min,前5个循环(94℃1min,35℃1min,72℃1min),后35个循环复性温度提高到50℃,最后72℃延伸7min。??   电泳和检测统计:2%琼脂糖凝胶电泳,恒压70V,电泳1h,于凝胶成像系统检测电泳结果。   1.2.3??ISSR标记   25条ISSR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编号及核苷酸序列见表3。??   反应体积25μL,各成分终浓度为:1×PCRbuffer,0.8mMdNTPs,0.4μMISSR引物,0.5UExTaqDNA聚合酶(Takata公司),4ngDNA模板,最后加双蒸水补平。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1min,55℃复性1min,72℃延伸3min)×35,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