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间胡同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探索
中间胡同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探索
“中问胡同”将朝阜路上传统的故宫、景山、北海等著名景观和旅游集散空间,以及新添加的新璎国际化文化交往、消费场所连成一体,从而使朝阜路成为可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和宽阔的长安街媲美的,贯通城市东西的另一条鲜亮、繁华的轴线。
朝阜路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记载着北京城市历史的沧桑变迁。它东起朝阳门,西到阜城门,由八条街组成,总长7.45公里,沿途包括文物保护46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4处,市级文物29处,区级文物12处。按其功能性质大致可分为皇家宫室、宗教寺庙、文化教育、民居民俗、园林山水五大类。它不仅是一条横贯北京东西的重要轴线,而且是一条穿越北京时空的文脉线。目前与北京的其他道路一样,正经受着繁重的交通压力,沿线公共停车场少,多为办公大院内部停车,沿路的景点多为封闭式管理,目的性消费为主要特点,随机性消费极少。各景点虽然特征明确,主题鲜明,但相互之间关联性不强,目前消费与体验形式很少。作为城市核心区,应补充与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旅游休闲项目,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为景点项目提供稳定的客源。对此,北京天创城市规划设计院主题工作室就朝阜路改造提出了规划建设新理念――“中间胡同”。
那么,“中间胡同”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中间胡同”是一条怎样的“胡同”?它如何处理胡同中现存的古建筑与改造开发之间的关系?又如何破解朝阜路旅游产业发展瓶颈难题?主题工作室设计总监王永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现状和巨大的潜在旅游市场将朝阜路改造提到议事日程
早在1998年北京市人代会上,贾庆林市长采纳九三学社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地把建设朝阜路文化一条街列入北京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为此,九三学社与北京市政协城建委合作,对朝阜路现状作了全面翔实的调研,发现很多问题:首先,城市规划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着冲突。50年代制定、后经修定的北京城市规划中,规定该路红线为60米,与现有文物位置矛盾颇大。如东岳庙山门已被红线;中掉,钟鼓楼暴露于街面,庙宇完整性遭破坏。大街北侧有14处重要文物,其门脸均在红线内:白塔寺山门在路内8.5米,历代帝王庙10米,广济寺17.5米,西什库教堂15米,北图至中南海仅30米宽,已不可能再拓宽,北海大桥栏杆文革中被拆,至今不能恢复。其次,交通拥堵与文物保护、城市生活之间也有着巨大矛盾。日益增大的车流量使该街车速从1987年的24公里/小时降至现在的11公里/小时,阜内建起的“建材街”,车辆随意停放,进一步造成拥堵。超负荷的流量和汽车大量排放尾气,对古建文物造成极大破坏。此外,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沿街建设得不到有效的总体控制,各单位各自为政分别报审,难以形成整体协调建设等问题。
2002年,九三学社与北京市政协城建委提出朝阜路改造的9条具体建议:明确定位朝阜路文化街的文化性质;从文物保护、环境整治、城市空间组织、交通、人流、建筑布局、街景规划、市政设施等内容着手,尽快作出朝阜路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经专家慎重评审确定:修订道路红线,强化文物景观,弱化交通功能;整体规划分段控制,突出中段:取消阜内建材商业街,突出绿化和老北京文化氛围:恢复老街地名,继承古都文脉;沿街形成妙应广场、西四广场、北大广场和东四广场四大城市广场空间,一改建筑密度过大,窒息、紊乱的城市环境,形成节奏和街道韵律,成立朝阜路建设领导小组和管委会,由市政府领导,规划、文物、民俗、园林专家参加:尽快形成朝阜路文化旅游的大气候,充实参观游览的文化内容。
现实、理想、虚幻、想象、历史、未来以及当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北京旧城的东四、西四,是位于朝阜路连线上的重要城市空间节点,在明清两代就是与城市的南、北两市(鼓楼前、大栅栏)并列的东市、西市。只是以往的东四、西四完全以商业贸易为主,随着城市的演化、改变,东西两市的商业地位逐渐下降和被现代新型商业中心取代,东西两市陷入与旧城其他地段同质化的、逐渐淡漠的境地。
朝阜路目前的状态是居民们想要保持的吗?他们的满意度是怎样的?
如果这里变成公园、商业区、休闲区,有广场、酒吧街、创意办公群体,是干扰还是丰富生活?用整齐、现代的国际化换取目前的闲散、杂乱、无聊的状态,他们认可吗?
历史上这里的生活踪迹都是宝贵的,都留下吗?维持是保护的唯一方法吗?成片的大开发与局部微循环之间有没有第三条路昵?
一个有目标性特征的文化设计指南如何形成?它的整体性以及它在这里的意义应该怎样?胡同怎样体现其效率,公共性,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与过去?四合院的历史是从古至今的封存陈列,最终被遗忘、闲置、拆除,还是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盖新楼,致使城市记忆消失,使文物建筑与周边关系肌理断裂,最终失去文化价值?
文档评论(0)